本模块主要介绍了科普知识中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的分布,以此学习远近的表达方法。Unit1主要通过太阳系的平面图呈现了九大行星位置的分布和排列,并根据情景教学了A is near to B. B is far from A.句型。
本模块设计的活动开始对学生渗透非语言能力的知识视野的开拓,本模块主要学习也复习了方位介词和形容词在英语中的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语言功能:学习远近的表达方法,复习形容词的运用;了解太阳系的构成等科普常识。
学习任务:A is near to B. B is far from A.
能听说读写的句子:
This planet is near to the sun. It’s very hot.This planet is far from the sun. It’s very cold
能够听说读写的单词和短语:
sun , fat(B2) , near to, far from, thin (B2)
情感态度:使学生形成热爱我们的星球,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环境的意识。
教学设计思路: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四年级学生应达到的一级课程目标: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为话语,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活化为交际,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通过设悬念,促使学生去质疑,通过类比,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通过拓展、运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在课堂中随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热爱我们的星球,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环境的意识。
一、导课环节主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思维、新旧知识滚动融合,使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达到学以致用,拓展运用语言知识。
开课先复习所学过的形容词,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来形容描述,给出例句:This snake is short.逐图出示,复习形容词及形容词的用法。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太空情景,引出单词:space,通过复习已学单词race的复习,感知space的发音及拼写,引导学生注意并感知字母发音规律。同样的方法,进行单词planet 的教学,使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planet的意思,an-plan-planet的方法记忆单词的发音。降低单词学习难度。太阳图片,学生一看到图片中的两个数字,6000摄氏度,14000000km, 使学生一下子生发出:big.hot的印象。直观有效。使用肢体语言,教学near to,far from 等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象而深刻的理解、记忆。
巩固操练环节。降低难度,将生活与英语知识整合,XX is near to XX. XX is far from XX.联系学生身边的同学,使操练有趣且真实有效,让学生在运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英语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渗透语音教学。
三、拓展提高,综合运用环节。通过韵诗、介绍朋友、猜朋友的游戏和各个国家远近、冷热的表达,对学生进行语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
板书的归纳,实现了课文内容由词、句、文的过渡,使本课内容组合成一篇小短文,为学生的作文训练奠定基础。
课后反思:
优点: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1、活用教材。将课本中的活动3提前,以旧引新,这一部分如果按教材安排放在后面的话,会有一种不连贯,先新后旧,先难后易的感觉,提前之后使学生对于以前学过的形容词的使用又进行了复习,同时导入新课。自编韵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轻松易记。
2、使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象而深刻的理解、记住了near to,far from 等词语。
3、太阳图片,直观有效。使学生一下子生发出:big.hot的感觉
4、拓展练习: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身边的人,谁靠近谁,谁远离谁的练习,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练习远近的表达和对人的描述。另一部分是地图,赤道、城市、国家的远近表达练习,既练习了所学习的重点,远近的表达,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
5、板书设计。图文结合,重点句型、单词都比较清楚的有序的呈现,易于学生学习和回顾。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不足:
1、课件。教室和办公室的电脑系统不同,以至于制作好的课件无法正常使用,课件与vcd的转换在课堂上浪费了些时间,感觉上有点乱。
2、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活动少些,有几个地方应当让学生适当讨论与交流。例如,学习near to的表达时,说一说,XX near to XX 的时候,这是学生初次尝试,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会更好。
3、拓展练习:再贴近生活,面再广一些。如学校,家,或者其他地点的远近的表达。韵诗的学习,或许可以教师只出示前半部分(near to部分)后半部分学生自己仿写,可以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性,还可以锻炼学生仿写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