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发表时间:2011-08-11 阅读次数:436
    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
    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有很多的革命烈士为国捐躯,为抗日战争与血奋战。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的就是让中华民族崛起。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在这里,我“看”到了黄继光堵枪口、江姐和刘胡兰宁死不屈、董存瑞与敌人同归于尽······读了这些故事,我非常感动。他们这种爱国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遇上和他们类似的事情,我们也会像他们那样做吗?而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把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抗日战争前来比较,我们会感受到现在的生活幸福无比。我们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全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敌人拼死拼命的干,坚持不懈、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换来现在美好的生活,才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才会有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让你好好学习……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时代的人物,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刘胡兰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使她深深地懂得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恨。她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坚定的革命战士。1947年的冬季,叛徒石五则投降了敌人,供出了他所知道的一切。国民党军队密谋对云周西村进行一场残酷的大屠杀。刘胡兰在国民党的逼问下依然不肯透露一点消息,这让国民党的长官很是恼火,长官问刘胡兰:“你难道不知道当共产党是要掉脑袋的吗?小小年纪,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的说:“怕死不是共产党!”这让国民党的长官很恼火,他威胁道:“谁要和共产党一条心,就杀死谁!”这时刘胡兰挺身上前,喝到:“别向乡亲们开枪!”刘胡兰甩开押她的匪兵,从容的走上前,躺倒铡刀的刀床上。鲜血喷洒,浸红了白雪掩盖的黄土地……  就这样刘胡兰,光荣的逝世了,一条17岁的生命牺牲了,刘胡兰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刘胡兰在我们后人的心中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形象,她的精神在我们的心里深深地埋藏。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气势雄伟,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古朴典雅,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它们让我知道,它们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
    中国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夜深人静,长明灯旁,一个虚弱的身影正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他,司马迁,饱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笔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臣著——《史记》,史学的天空因为有了你这颗星而更加煜煜闪光,文学的园地也因为有你这颗星而更加灿烂辉煌,我想这些是伟大人物积累而成的文化。身为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成为祖国未来的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