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发表时间:2011-09-13 阅读次数:300
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教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小学生很难能够真正地去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分数的意义》一课中,赵老师设计了“说一说”、“填一填“、“评一评”、“画一画”、“玩一玩”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灵活的理解概念,掌握概念。
 在学生初步理解概念之后,赵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玩一玩:8位同学,在教室前面站成一排,听老师口令做动作。(每次都是蹲下二分之一。)
第一次蹲下了4个同学,第二次蹲下了2个,最后一次只蹲下1个。
老师提出问题“每次都是蹲下1/2,为什么每次蹲下的人数不同呢?”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这一环节的教学将学习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致勃勃,使抽象变得形象,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习旧、反思、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感悟,再升华,再一次深化理解了单位“1”,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正确地、全面地理解概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学生所学到的就不单纯是文字的结论,而是对概念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