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11-09-13 阅读次数:247
【题记】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一、指导思想
本学学期学校科研工作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先导作用,以“十二五”课题研究实施管理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结合点,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加强科研培训、科研活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科学地发展,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2.丰富教科研研究形式,组织教科研讲座、教学沙龙、观摩名师录像课等特色活动。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以科研促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3.加大对教研组及课题组活动的指导力度,在行动研究中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及时向教师传递各级论文评比信息,认真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发动和撰写工作,加大论文的评比与投稿力度,丰实学校的教科研成果。
三、主要工作
1. 有效组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通过开展课堂研讨、科研专题讲座、教师座谈等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
(1)抓好科研培训
本学期,将充分发挥现有学科组长、科研骨干教师等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材料,提高教师课题实验的理论水平。开学初,组织“牵手教科研,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主题培训,为教师们做好教科研工作指明方向,克服畏难情绪,为学校“十二五课题”的开题工作打好基础。另外,在进行校内培训的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优秀教师走出去学习,把专家、学者请进学校辅导讲座,切实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及能力。
(2)强化反思行为
在有效培训、研修的基础上,要求教师们继续加强课后反思,及时撰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力求针对性强,切忌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使教师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引导每位教师都做课题研究的有心人,善于从现实问题中寻找切入点,在成功经验中寻的生长点,在教育理论中寻找支撑点,在学校新一轮“十二五”课题引领下,确立切合自身能力与水平的课题方案进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中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使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加强过程性管理,扎实推进课题的研究进程。
(1)做好十二五新一轮课题的开题准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十二五课题的相关文件内容,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召开科研小组会议,做好前期资料的搜集、课题组成员分工等工作。
(2)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着力进行个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每位实验教师都做好“课题研究记录”。档案材料分类归档,过程记载详细,真实反映课题实验进展情况,为课题组及时把握、及时调整实验计划和过程提供材料依据。
(3)推广科研成果。鼓励发动教师积极撰写课改研究经验,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并将及时进行评比、交流,,推荐优秀作品参与市级以上评比,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认真帮助及热情鼓励教师向各级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加大学校工作的宣传力度。
3.扎实开展组内教研活动,以教研促科研,将教育科研落到实处。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课题组长的引领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专题研讨和学习,以“十二五”科研课题为中心,充分发挥科研骨干的作用,以点带面,使全校教师都将参与到课题中来,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实现“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工作重点。
每周集体备课时间为学科组科研日,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实验教师把自己这一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成功的方法、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以求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素质,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期研读一本专著,阅览《当代教育科学》《中国教育学刊》等科研杂志、报刊。
本学期召开一次校内课题实验课大赛,一次教研组课题研讨观摩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促进课题的发展与完善。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注重青年教师和名优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校内名师的优势,鼓励校内名师上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和实践指导。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录,促其健康成长。建立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