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网站首页
基本信息
资讯中心
魅力教学
德育为先
精细管理
今日教师
学生频道
家校连心桥
书香雅苑
信息公开
魅力教学
教育科研
魅力课堂
教研组风采
教学资源
您目前的位置:
魅力教学-八大峡
>
教学资源-八大峡
>
正文
语文案例:恐 龙
发表时间:
2011-09-28
阅读次数:
256
一、教材依据
《恐龙》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教材第七组中的一篇知识性短文。
二、设计思想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说明文,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习性,表现出作者对恐龙这种史前动物的喜爱之情。
而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多媒体及平时阅读,对恐龙早已有一定的了解,兴趣浓厚,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并且,该年龄段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较强的模仿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及大量的直观图片和教师的引导,能够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既不能同于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把它上成科学课,应以激趣为切入点,以品读为重点,通过读写训练,引导学生感悟说明方法,学会运用说明方法,并激发学生课内、课外自主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2)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既而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五、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恐龙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恐龙生活的视频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像。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
[设计分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录像。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不同种类的恐龙,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词语,进行字词教学
3、集体交流:课文写了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设计分析:导入之后,引导学生通览全文,对课文有一个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三)用心品读,感悟方法。
1、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当时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
2、交流学生所搜集的资料
3、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介绍恐龙的生活环境的。
4、课文第2、3、4自然段(重点)
(1)先让学生快速默读,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并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画一条横线。
[设计分析: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认准分别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霸王龙的句子。]
(2)引导学生学习“雷龙”,探究写法。
先课件出示雷龙图片
师:课文是怎样写雷龙的外形特点的?
(学生找出句子读,教师在刚才雷龙图片课件中点击出相应句子。)
读了这句话,你们觉得雷龙怎样?请你从这句话中找出一个词来回答。
师:请大家在这个词的下面画上波浪线。谁来读这个词?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这句话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师: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1)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2)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师:同学们,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表达生动、具体,往往要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这里把雷龙与大象作比较,这就是一种说明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打比方、列数据这两种说明方法。
指导朗读
[设计分析: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逐词逐句读中理解行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方法进行的描述。重在引导学生读议写雷龙的句子上下功夫,学习雷龙的方法让学生从具体中去理解,先“扶”,为后面的“放”打好基础。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
5、自主探究
其它恐龙又具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自主选择一种来研究研究。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的讨论 :
(1)你最喜欢哪种龙?
(2)为什么喜欢它?
(3)书本上是怎么介绍它的这个特点的?
要求:用以下的句式完成练习
我最喜欢 ,课文是这样描写的 ,作者的介绍方法是: 。
学生自学讨论,师巡视指导。
反馈交流。
学生说到哪种恐龙,教师就讲哪种恐龙,并运用上介绍恐龙的相应图片及文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和学习说明方法。
[设计分析:以句式形式引读导议,方法灵活,在读中、议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培养了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
6、拓展:
我还喜欢 ,它 ,介绍方法是: 。
[设计分析:通过小游戏,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句式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各种恐龙的认识以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7、那么这些恐龙它们吃些什么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自然段能告诉你答案。
指名读书
师:什么是卵生?鸡是卵生吗?鸭呢?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的?
什么叫破壳而出?
8、这些可爱的生命,在6500万年前神奇地消失了,恐龙的灭绝也是大家很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查找资料,你找到答案了吗?
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分析:再次进行资料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资料查有所用,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资料知识的介绍,引发新的思考。]
(四)总结深化 延伸拓展
看来,大家对恐龙非常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展开研究。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级展示,再把你最喜欢的恐龙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几句话介绍给大家。
伴着音乐,结束课。
[设计分析: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曾经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谈话激发学生课外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既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呼唤,学习动力系统的激发,更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启迪,从而实现有限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在课外无限的发展服务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