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装满昆虫的口袋》观课报告

发表时间:2011-09-29 阅读次数:1270

《装满昆虫的衣袋》观课报告

青岛八大峡小学      李晓琳

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在教学流程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其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并充分考虑了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实际。五大环节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现就对这五个环节教学流程的设计作如下报告。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有很多种方式,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老师通过读《昆虫记》的片段来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流畅,并且让语文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语文味。老师顺势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题质疑,并鼓励学生多提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思维的机器在一开课就积极运转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的层次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只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才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老师在初读环节的设计也体现出层次性。在初读环节,老师让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学生借助自己的力量扫清了字词障碍,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且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取主要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是他们积极动脑,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的过程。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精读环节是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悟人物特点的主要部分。老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更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

1、学生自学,教师导学,总结学法

“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并画一画,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以这一问题为指引,学生开始了阅读体验。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并注意从他们的回答中提炼出阅读方法,比如“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把感受写在这段话的旁边”、“把这两个词去掉,比较一下哪个更好”、“揣摩和想象”等。

2、巩固学法,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学生初步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或关键的语句理解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教师接着放手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并出示学习要求:一是反复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二是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学生先自读学习、小组交流,最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展示自学成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巩固学法,实践运用并形成阅读技巧的飞跃。而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的及时点拨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老师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体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默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班级汇报,让学生学会合作,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借鉴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充分利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

四、情感升华,展示个性

“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 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拓展开去,学生将自己对人物精神的感悟变成文字表达出来,同时也表达出了学生在这一节课上的收获。

(五)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教师通过“说说你的收获”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为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综观老师的课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展现出“整天-局部-整体”的教学流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探究,勇于表达,处处弥漫着融洽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