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网站首页
基本信息
资讯中心
魅力教学
德育为先
精细管理
今日教师
学生频道
家校连心桥
书香雅苑
信息公开
学生频道
学生博客
四好少年
学科之星
我爱我班
您目前的位置:
精细管理-八大峡
>
团员风采-八大峡
>
正文
李璐——《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
发表时间:
2011-09-30
阅读次数:
2531
一、蔡林森简介
“
乡村教育家”
。曾获扬州市十佳教师、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校长
等荣誉称号。创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教学革命——
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内容特点
一、“
先学”
,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二、“
后教”
,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三、“
当堂训练”
,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助环节(1
分钟左右)。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辅助环节就像高速公路旁的“
引桥”
,主要环节好像高速公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法给了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中、小学各学科老师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通过“
引桥”
,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例如
数学、常识课采用“
四个一”
的教学模式,即看一看(学生看例题)、做一做(学生仿例题,做习题)、议一议(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归纳)、练一练(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语文课采用“
几个比”
的教学模式,即比读书、比认字、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每一个“
比”
都是一次“
先学后教”
。
三、读后感
课堂学习紧张、高效,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地实现了“
减负提质”
。
给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可扪心自问,学生“
减负”
了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很大一个原因正是低效的课堂。课内不够课外补是很多老师的“
法宝”
。课堂上老师不是“
满堂灌”
就是“
满堂问”
,对此我也深有同感,不把课本上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地讲一遍,就感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这种不注重实效地“
满堂灌”
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惟恐达不到教学目标,就给学生布置海量的课外作业。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法将“
减负”
真正落到实处,潜心打造“45
分钟高效课堂”
。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学完成,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从前辅助性的课前课后练习被转移到了课堂,每节课当堂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
分钟,训练成了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不停地思考和动手中接受和运用新知识。作业当堂完成,课后自然无需作业,真正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当然,
我们无论学习了哪些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或方法,
都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适时适度的来使用;不是今天我们学了了先学后教,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堂、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使用“先学后教”,正所谓“教无定法”,
蔡林森先生的“先学后教”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