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网站首页
基本信息
资讯中心
魅力教学
德育为先
精细管理
今日教师
学生频道
家校连心桥
书香雅苑
信息公开
魅力教学
教育科研
魅力课堂
教研组风采
教学资源
您目前的位置:
魅力教学-八大峡
>
教学资源-八大峡
>
正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发表时间:
2011-10-17
阅读次数:
418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内容浅显生动、情节引人入胜的知识性童话。文章主要讲述了小骆驼因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委屈,经过沙漠旅行亲身体验后,知道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中的特殊用处,悟出了这些东西虽然难看却是自己在沙漠里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由自卑转向自豪的故事。
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写小骆驼把小红马说他难看的话告诉了妈妈。第三、四自然段写小骆驼跟妈妈在沙漠旅行的过程中,明白了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用处。第五自然段写小骆驼从内心深处产生出自豪感,自然点题。
课文的插图在理解课文过程中起到了直观、形象表现小骆驼身体各方面功能的作用。第一幅图表现的是小骆驼与小红马在小溪边对话的情景。第二幅图描绘了“沙漠之舟”骆驼成群结队地在沙漠中驮人载物的场面,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的重要作用,体会骆驼的自豪之情。
文章浅显易懂,语言简洁,层次清楚,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而又极富情趣的故事之中。重点部分以对话为主,凸现不同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感情。文章围绕所蕴涵的一条情感线“委屈——体验——自豪”,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显示了小骆驼情感变化的全过程,前后照应,层次清晰,通篇情趣盎然。最终赋予我们这样的启示:要辨证地看待事物,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的用处。对于自己,更要树立起自信。同时这篇童话也是读写结合的好典范,能够自然引发学生拓展思考、续写课文,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习作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我做出了以下尝试: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变序的方法组织教学。
本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遵循教材内容本身顺序的讲读方法,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出发,本着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组织教学。不急于解决本文的教学重点: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而是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品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作为重点段落,不断深化学习,一步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开课后随即转入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对最后一个自然段初步提出质疑:小骆驼一开始没有感到自豪而是委屈,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就容易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问题答案的热情,进行对文本的探究。初步探究后再次回到最后一段,解决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从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种变序教学方法,对本课的学习来说,有利于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掌握新知,提高学习能力。
2.创设情境,使学生融情入镜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根据对课文重点的解读,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本节课我依据教材创设的形象为主体,用语言文字和图片创设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我认为,这是一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3. 指导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东西比知识放射着更耀眼的光芒,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如此,学生阅读需要想象,才能理解其意境。想象是学生的天性。童话故事往往比较吸引学生,而许多童话故事寓意深刻,也真值得学生细细品味,正如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就告诉了学生不能以外表去评价事物的美与丑的道理,为了能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编故事。内容为:小骆驼现在知道了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恰巧又碰到了小红马,下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们想象创造的火花迸发出来了,学习气氛活跃了,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我们的学生乐意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想象,哪怕是对原著的“画蛇添足”。这不仅给教学增添了“乐学”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学生的智慧,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热情,对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
学习课文生字、词,会运用“自豪”说话。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二、过程和方法:
(3)
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
4
)
默读课文,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沙漠里的特殊的用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
难点:体会小骆驼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跟骆驼有关的资料,沙漠的资料,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
2、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值得自豪的事情?
一.出示课题 解题导入
1.有一只小骆驼也为自己感到自豪,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篇跟自豪有关的课文
指名读课题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题目要带上自己的理解。
2.“我”指的是谁?板贴骆驼图片
3.小骆驼到底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认识生词 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81页,自己先来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读完了,里面的生字你掌握了吗?我来考考你?谁会读?
同位互相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关注字义):喷着响鼻
(关注字音):肉疙瘩(轻声) 松散(多音字)
(关注字型):陷进(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练习描红)
通过刚才读课文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三.精读课文
1.课文中有一句话跟题目相似,你能找到吗?
出示:最后一段,点红最后一句
自己读读这段话 看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骆驼以前没有感到自豪… …
2.谈话:以前的小骆驼怎么样?(委屈)
3.他为什么委屈?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指名读 师指导朗读 [体会小红马的嘲笑;体现出小骆驼的难看]
指导朗读:第一层:指名读
第二层:师指导:它可是喷着响鼻说的,怎么就叫喷着响鼻?
第三层:读出自己的感情
听了小红马的话,如果你是小骆驼,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小红马这么一说,小骆驼真是委屈 板书:委屈
既然小骆驼长得这么难看,可它怎么还能感到自豪呢?
二次出示最后一段
原本让小骆驼觉得难看的脚掌、驼峰、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究竟有什么用处?咱们去沙漠看看。
四.品读课文3、4自然段
1.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
出示图片:介绍沙漠资料: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达770万平方公里。那儿地区温差大,平均年温差可达30-50℃,日温差更大,夏天中午地面温度可达60℃以上,若在沙滩里埋一个鸡蛋,不久便烧熟了。沙漠地区风沙大、风力强。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大的风力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凶猛的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
2.这样铺天盖地的风沙,没有水源和食物的环境,如此恶劣,小骆驼觉得自卑的脚掌、驼峰、睫毛能发挥用处吗?不着急回答,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有了自己的思考,再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创设情景 全班交流:
A:脚掌
教师随机采访:沙漠里到处都是松散的沙子啊,小骆驼你们的脚掌有用吗?
B.肉疙瘩:
那无边无际的沙漠,一走就要走好远,沙漠里全是金黄的沙子,小骆驼你们不饿吗?
C.两层睫毛: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天上地下全是沙子,眼里进沙是多难受的事儿,小骆驼你们能抵挡住这风沙吗?
原本让你们觉得难看的脚掌、驼峰、睫毛在沙漠里真的有那么大的用处啊!难怪小骆驼默默地想——(引读)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是谁帮助了小骆驼让小骆驼变得自豪?
出示第二自然段: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妈妈的话?
面对孩子的困惑,骆驼妈妈没有直接去找小红马论理,没有在孩子面前埋怨小红马,而是用事实让孩子认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优势。让我们再来分角色读读课文2、3、4自然段。
总结:回顾板书:小骆驼虽然外表难看,受到了委屈,但是经历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它发现自己难看之处有这么大的用处后,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板书:自豪
五、拓展表达,升华主题
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你还了解什么?
现在,我们明白了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了,可是小红马却不知道。这不,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恰巧又碰到了小红马,下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师总结: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骆驼又碰到了小红马,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板书: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骆驼图片
难看 委屈
有用 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