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教育教学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学记》中的教学感悟-陈萃

发表时间:2016-05-16阅读次数:536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也称其为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侧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全文不过1200多字,但其内容却颇为丰富,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学记》认为是否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认为一个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学生就会“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翻译: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有的孩子领悟力高,但学校的授课无法满足他的学习需求。有的孩子不能适应课程的节奏,无法完全接受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些因智力或非智力原因,亦或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问题,我的任务就是,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充分做到因材施教。

  我所教过的一名X学生,父亲因工作每周只周末回家,没时间与孩子沟通但对孩子要求很高,脾气有些暴躁。母亲在孩子面前虽常督促学习,但效果不明显且使孩子产生强烈逆反心理。X同学对语文和绘画都很有兴趣,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且除了课内英语,没有额外学习过任何英语课程。孩子性格有些急躁,单纯的严厉批评只会让孩子觉得老师和家长一样只会教训她。孩子不认识音标,无法根据音标识读单词,且不喜欢张嘴大声朗读,经常不完成作业,尤其是背课文和单词记忆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Z同学,父母都在铁路系统工作,父亲对儿子的学习非常尽心。孩子接受能力较好,但孩子性格古灵精怪,常令课堂效率下降,字迹潦草,书写格式错误,审题不清,忘记作业等情况时有发生。

  L同学,母亲是医生,父亲工程师。家教很好,但孩子性格较内向,缺乏自信。刚开始上课时很难与老师互动,但学习很自觉。能够及时完成背诵及手写作业。但后期学习状态不佳,心里压力较大。习题中出现的问题大都是讲过很多遍的内容,但仍无法按照老师的解题方法来分析题目。常出现审题不清,固定搭配记不清的问题。

针对这几个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应对方略如下:

  1)兴趣是学好一门知识的必要条件。对于X同学这类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强的孩子,作为老师的重要任务是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在面对一个性格急躁的孩子时,老师要拿出双倍的耐心来引导孩子,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没有人无缘无故就讨厌英语。于是在课间聊天中慢慢打开心扉,想办法解开心结。她认为同家长无法沟通,也得不到理解。于是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把孩子的愿望告知给家长,帮助孩子创造一些放松的机会。架起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桥梁。同时通过对其英语学习内容疏漏的讲解,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敢于朗读,不怕出错。从而使孩子摆脱对英语学习的排斥。

  2)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就成功了一半。Z同学在日常学习中没能获得应有知识的主要原因就是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且缺乏自我约束力。对于这类孩子,老师要功课的首要难题就是教会他遵守规则。要想抛弃他之前的懒散学习习惯是需要花时间的。但正如知识教授需要有复现率一样,教会孩子遵守新老师的新规则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的。单纯的严格批评是会激起逆反心理的。不光要让孩子跟上老师的节奏,老师同样要跟上学生的步伐。掌握孩子的思维,学会孩子的语言。用他的说话逻辑去说服他要比用大人的口吻说话要有效的多。但不是所有时间都是幽默风趣,适当的严厉提醒同样需要。抓住孩子对分数的敏感心理。在他出现书写错误和潦草笔迹的时候果断扣分,红笔的批注对他是一种强有力的警示。

  3)树立信心,舒缓压力。“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可见自信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作为学生,拥有了自信才能勇敢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战胜自己对难题的恐惧。刚开始接触阅读和完型填空,L同学总是得分低且较排斥做此类题型。究其原因,学生平时练习此类题型机会少,训练不足且缺乏做题技巧。从而形成恐惧此类题的心理。针对此类状况,只凭口头鼓励孩子还不足以达到消除消极心理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从易到难的方式。先找一些适合孩子水平的基础题目练习,正确率明显提高。慢慢增加题型难度,教授做题技巧。在习题讲解过程中采取幽默翻译,化难为简的方式。让孩子从心里觉得阅读和完型很有趣且根本没有想象中难。最终消除恐惧,树立自信。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切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宗旨,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外向型需要适度严格,规范学习习惯。内向型学生则要采取鼓励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个体,学习能力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所以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每个学生。

因材施教是《学记》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规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们的教育需要遵循这个规律,学生的学习才会顺利。《学记》中的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索。尽管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但这些根本的理论不会失效。我读的还不够深入,我想把《学记》的理论装到我的行囊之中,带着他一起去走我的教育之路,时常看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