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写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全书共分十三篇,分别是: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学的主要问题。但是我觉得他的思想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有些还可以与我们教学联系起来。
(一) 探知敌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进行战争, 事先摸清敌人的情况,这是自有战争以来任何军事家首先必须周密,细致地考虑的问题。即使是两个人的搏斗,也要事先看对方的架式,才好动手。孙武在《谋攻篇》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未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就是说干一件事情特别是大事情要尽可能的了解相关的情况。
教学就如战场,要使这节课上好,也就是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的你,就必须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知识结构,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等。这样知己知彼才能让这节课上的生动活泼,而且效率高。为了避免课堂上的教授的都是学生以懂得知识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化,我针对自己的班级设计了预习卡在教授新课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找到对于学生来说的难点。
对于平日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更是适用。能用什么手段让你知己知彼?在战争中军事家为了知己知彼,间谍是他们常用的手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主动找学生谈心,每个班级都有几个让老师头疼的小家伙,要么是家长宠溺下的万有理什么事都能讲出他的道理来,要么就是平时缺乏爱缺乏家教的小霸王,凡事都没有道理可讲。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更要与他谈心,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我们班的苏禹铭相信很多老师都听过他的大名,他就是典型的被家长宠爱的太过了,站没有站样座没有座样,还很能抓理不管是正理还是歪理,你说他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我起初很头疼真心觉得就是欠揍,家长太惯,惯出来的毛病。可总不能放任不管于是我经常找机会与他谈心,我没有摆出一副老师教育人的模样,而是尽量的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突然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也不同,当然也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发现他的张狂什么都不在意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在家中是父母的小王子什么都是宠着他,可是在学校学习成绩那么的不尽人意的他又有什么机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喜欢呢,之后我试着把每次考试的试卷提前给他一份,把上课会提问的问题和他一起探讨一下,把他的作业先拿来讲一讲,慢慢树立他的自信,想给他在班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上课只要他举手发言我一定会给他机会,并找机会肯定他的进步。我想,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当然我也派学生做过小“间谍”等方法来了解学生。
(二)有备无患,常备不懈
战备是孙武对战争的另一种基本观点,总的来说,他是建立在“无恃而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个最根本的考虑之上。就是说,把希望寄托在敌人不会来的想法是靠不住的,最有效的是自己对待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敌人不会进攻的想法也是靠不住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自己具备有敌人不敢进攻的准备。
常言道“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也就是说: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考虑。在教学中也是一样的,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准备好满满的一桶水去教学生,而不是用半桶去灌溉他们,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提出一些疑难问题。而且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一点来,教师也可用其它方法来讲解问题。这样准备满肚知识,就能让孩子得到高质量的知识和能力。就不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做好“有备无患,常备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