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小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国内研究现状(二)

发表时间:2012-02-07 阅读次数:1107
国内研究动态:(二)
    在我国,早期教学行为的研究与教师行为的研究是混杂在一起的。对于教师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教学行为。较早直接研究教师行为的当属傅道春等人。傅道春在1993年分别出版了《教师组织行为》、《教师技术行为》两本著作。新课程实施伊始,傅道春又有《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两书。傅道春的研究很受教师的欢迎,但是傅道春并没有真正揭示教学行为的内涵,并未给出定义,并且也未明确将教师行为与教学行为作一明确的区分,只是在具体行为上作了描述。施良方与崔允漷在其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明确谈到了教学行为,作了分类,进行了阐述,但也未给出定义。对教师行为作出明确的定义的当属唐松林。唐松林把教师行为定义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能力的自觉与信念。它是教师经过专业化训练和在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维、认知结构、人格特征及与之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教师行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