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论坛 读《论儿童的教育》有感 王晓萍

发表时间:2012-04-18 阅读次数:308

认真拜读了法国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作家蒙田的著作——《论儿童的教育》后,感受颇深。这本书实际上是蒙田为哥松公爵的儿子制定的教育方案。在书中,蒙田充分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鲜明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原则。他在教育上所提出来的一系列主张,至今仍然生气勃勃,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蒙田认为,培育幼儿犹如培植作物,生之者易,养之者难,要把他培养成熟,需要悉心的养护和辛勤的培育。儿童的性情多变不定,他们的身心发展与希望不可捉摸。同时他们的心智发展也不能强制,只能引导,应该教给他们最好、最有用的东西。要教给儿童科学和真知,这些科学与真知才是非常有用的和有成效的工具。

同时他提出儿童教育取决于导师的选择。对人的教育目的在于修饰与丰富他的内心,希望塑造和教育出一个有才能、有本事的人。这样教师应该是一名心神镇静、有智慧、有判断力、举止文雅、谦逊,能采用新方法进行教学的人。

这种新方法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因材施教。蒙田认为,儿童的体质、性情、能力各不相同,教育者应该认识儿童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有些时候给他开条路,有些时候让他自己去开路。”

说到此处,不由得想起我的一个学生,这个男孩,特别调皮,只要我看到他时,他肯定在说话啦、玩东西啦,不专心学习,我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每天需要提醒他N遍,可他就只会哈哈一笑,收效甚微,加减分评比、班长轮值也作用不大,我很苦恼。

一次我发现这孩子动不动就笑着“嗯”的一大声,我就找了个机会单独问了问他,“你怎么老叹气呢?”“因为我郁闷呐!”呵呵,这孩子多开放啊,愿意把他的心思告诉我,我很开心,没想到这孩子心思这么细。

于是,我决定采取“等一等”的方式,再抬头看到他不专心时,就假装没看见……

终于有一次机会来啦,有一个《沉香救母》的续写:“沉香见到母亲后,一头扑进母亲的怀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这孩子写得非常好,我立马范读:……母亲抚摸着沉香身上一道道血痕,心疼地说“孩子,你受苦了,疼吗?”点评:如果我是这孩子的妈妈,我看到孩子这样写,肯定会很感动的……抬头一看,孩子正低头擦着眼睛里闪闪的泪水,孩子心思多细腻啊!

慢慢的,我发现孩子变了,变的愿意听我说话了,愿意照我说的话去做了,努力专心学习了,作业由最后交慢慢变成最先交了的了,太好了!

看来,“等一等”的教育艺术对这个孩子真的很有用!

蒙田告诉我们怎样可能做一个好老师,而这些观点可以提供一面反思的镜子,一根钩子,照亮和挖出心中的固有观念,修正、完整它们,他的教育主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