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读茅卫东《重寻教师尊严》有感

发表时间:2012-08-30 阅读次数:333

读茅卫东《重寻教师尊严》有感

青岛八大峡小学    李晓琳

暑假里,我认真拜读了茅卫东的《重寻教师尊严》,书中没有长篇累牍,而是多篇短小精悍的随感,是茅卫东对各种教育现象犀利的评论,视角独特。像茅卫东这样的一个对教育满怀热爱的资深教育人,他的文字自然能够触动教师的心灵。多年的教育经历使他具备了不同于寻常教师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作为一个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剖析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教育人,茅卫东一直以来的思考、表达及行为,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既连接现实又抵达内心的大门;而作为一个普通平凡的教师,茅卫东对于教育的诚挚对于学生的尊重对于理想的执着,对于同行的了解之同情以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痛心,拳切之情,犀利之锋,精警之言辞,都足以令知心者为之动容。

初读,也许你会倍感尴尬,也许会觉得刺耳,也许会如芒在背。但是,如果你就不得不捧起这本《重寻教师尊严》来,继续深入读下去,直至最后,你仍会在心底里,不断自问,回味,深思。

    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朋友被认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很多教师的一种自我要求。但是,教师必须这样做吗?茅卫东所著的《重寻教师尊严》分为四卷,剖析了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如何辩证施教,并基于系统观察和教育实践对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而非营造温情脉脉的氛围,更应成为现代教育者努力的方向;教师没有爱是不行的,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以爱的名义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剥夺了学生的自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扭曲了学生的性灵,这样的爱是自私的,是万万不能要的;为人师表,除了有爱,还要有专业的教学技巧,更要有理性和长远的眼光。

窃窃想来,他列举的那些可怕丑恶至极的教育现象,有很多我们都曾参与其中,比如说应付上级检查的造假,比如说变异的评优,比如说对装点门面的作秀,比如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我们总有这样的那样理由将之归咎为体制,却很少有自我反思的勇气。茅卫东追问教师:体制是我们期期艾艾的理由吗?还是我们自己卖身“”求荣?多一针见血的质问啊,在我们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之时,我们自己可曾做到了这点?当我们面对这种考评那种考评患得患失,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不停抱怨时,我们拿什么去教育我们的学生要有独立、自由,把自已塑成一个大写的人?

    生活不是桃花源,校园不是象牙塔,我们都要面临生存的压力现实的无奈,去哪里寻找一个教师的尊严?如果我们不能当殉道者,那么我们至少可以独善其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一点平衡。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将自己对社会对体制的不满转嫁到无辜负的学生身上;至少我们可以用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而不是以能压倒学生为荣;至少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现自我;至少我们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而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循规蹈矩的“机器人”,死气沉沉。让我们记住茅卫东老师的大声疾呼: “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人’,我们能够成为一个‘人’,我们必须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人,守护自己作人的底线,捍卫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非不能也,请勉力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