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牟怡 读《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有感

发表时间:2013-02-22 阅读次数:327

读《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有感

牟怡

     假期,我拿起学校下发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一书,认真研读,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在书中卢志文老师运用许多用睿智风趣的语言叙述了他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思考,从教育在当今的社会地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服务时代的教师评价制度、今天怎样做教师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精辟的观点,他非凡的智慧,执着的追求,独到的见解,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摘录了其中的经典名句:1.找一百个理由埋怨环境,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埋怨而有丝毫改变;找一个理由改变自身,明天自己身上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2.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3.进取比进位重要,合作比竞争重要,激励比惩罚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重要。4.教师,不应当只是春蚕、蜡烛,应当做朝霞、做祥云,照耀天空、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展示着自身的绚烂与多彩。5.激励是管理第一要诀。
    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卢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书中写道:“教师的职业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快乐。这才是教师。”他的一席话给了我们“老师”二字重新做了定义。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越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因此最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懂得儿童时期对生命的独特价值,并善于开发其生命潜力。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爱心和知识,学生们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的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爱学生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吧。
     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爱去赢得爱,用爱去化解许多的矛盾。爱我们身边的人,无疑是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也懂得去爱护和关心别人,尤其是当老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爱的滋润,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心也一定会影响到日后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曾几何时,看到书上有几句话:“不会对别人宽容的人,对自己也不会宽容的;不会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总相信你负出的爱越多,你也会获得越多的爱。
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卢老师说: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高效课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但,理想课堂一定是高效课堂。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学习的伙伴。教师是服务生,要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将姿态降低,将心胸放大,教师不是挂在墙上的圣人像,等着学子们来膜拜。角色的转变让我们寻找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方法:开放课堂,提高效率。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课堂上的好老师就是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问题,出适当的效果。因此,高效课堂上我要充当的角色是导演,学长,学者,与学生共同成长。师是生,生是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沟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