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威教育名篇》有感
青岛八大峡小学 李晓琳
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书越是读得稍多一些,觉得自己无知的体验更深一些。聆听名家大师的经历多些,感到自己渺小平庸的意识就更浓一些。同样,这次拜读杜威的教育名篇一书时,着实又让我惭愧于作为教师的自己教育理论的匮乏。记得在师范学习时,就从教育学书上知道杜威以及他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如:“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当时的理解模模糊糊的,只知道杜威是一位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究竟怎样的丰富,却一概不知。
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后,经常在一些教育杂志和文章中看到杜威的观点和主张,也时常作为教育理论依据而被运用。而我,仍然对之似懂非懂。这一学期,在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才又下定决心,把杜威的《教育名篇》通读一遍。说实话,我这种读法,读起来真有点累,逐字逐句的读,看似简单却又不懂而像我这种浮光掠影式的读法,有时很难读懂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下定决心努力的靠近他。至少我读书后,明白杜威之所以被誉伟大的教育家,是与他提出的很多实用的观点有关,他主张教育的一切出发点,皆以儿童为主,指出当前学校的缺陷和改革方向,明确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意义,论述了教育无目的论的内涵。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不是只会做题的机器,不是成人思维的接收器,学校是学生快乐的生活园地。而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努力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又有多少是秉承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需要的呢?
每当一大早,看见家长们一个一个东奔西走、急急忙忙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时;每当我看见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满是无奈和茫然时,我就非常心痛。这时候,我觉得我理解了杜威和他的理论。
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经常读读这些教育理论和原则的话那我们的儿童才能得以真正的解放。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哪怕我们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去看,但却不能不读不看——比如,杜威和杜威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