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网站首页
基本信息
资讯中心
魅力教学
德育为先
精细管理
今日教师
学生频道
家校连心桥
书香雅苑
信息公开
学生频道
学生博客
四好少年
学科之星
我爱我班
您目前的位置:
今日教师-八大峡
>
读书工程-八大峡
>
正文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
发表时间:
2013-06-18
阅读次数:
271
今天下午再次走近陶行知,走近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他平民办学的理念。细细读来,作为一名教师只知其人,不知其说,更没有把他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真的很惭愧。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但是如今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孩子们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整天忙的都是做不完的作业,那有时间走出教室,即使偶尔地走出了教室,那也带着大量的任务而去的,如今的孩子离生活何止是远的问题。记得我在作文课上布置学生写一篇记叙文,题目是《第一次洗
-----
》,大部分学生都无从下手,不知道究竟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做这些事的生活经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听来,恍若隔世。孩子们进入学校似乎就像进入了舞台,把自己装扮起来,做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们表演着,如鹦鹉般说着台词,就是他们的作文,也在矫揉造作地抒发着不知谁心中的感情?很多情况下说了不符合他们身份和年龄特点的语言。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育人“真经”是他从几十年教师生涯中总结出来的,这句话,道破了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观。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须从师求真做起。然后再教育学生求真,做真事,说真话,写真言。
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合一的教学方法,
列举了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现在看来这不真是目前我们正在追求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境界吗,真知灼见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之深邃让人叹服!
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
“
传统
”
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
“
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
。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
“
传统
”
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一会儿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会儿讲究课堂的有效性,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这些观点也正是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艰难,因为教学生学远难于简单地灌输教发,需费大力气学习、思考,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备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课堂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太费劲了。可笑的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几乎是表演课,让一些“差学生”留下,因为他们“不配合”老师的表演。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陶行知先生高尚的师德操守令人钦佩,也广为流传。这也正是教师无私奉献、崇高师德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小学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师德,不仅在于要继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师德优良传统,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着眼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