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基本信息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青岛福林小学防地震逃生预案

发表时间:2019-12-11阅读次数:354



青岛福林小学防地震逃生预案

为保证我校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保护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预防地震应急预案》等相关要求,结合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赵琳

副组长:朱洁、常崑

成员:张爱青、战涛、杨华恺、袁栋、董怡

(二)领导小组的职责

1、校长负责地震防御及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全面领导,监督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保证各项经费的落实。

2、分管领导负责地震防御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落实,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随时了解、掌握地震动态并及时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应急工作组通报。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教导处、大队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体师生对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总务处要按时检查监督学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措、落实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二、地震日常防御

1、通过专题展览,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影视播报等形式,加强对地震基本知识、应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防止地震踩踏事件发生,设计完善逃生路线和每个楼层的教师疏导任务。

3、每学期组织不少于2次的地震应急和自救互救演练,使师生熟悉逃生路线,减少逃生的时间地震逃生演练。

4、每学期对演练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地震应急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主管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地震领导小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地震在上课时间发生,要求任课教师组织全体学生撤出后方可离开教室。及时对师生人数进行清点,要求师生不得擅自离开操场。

3、抢救伤员。地震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地震领导小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地震领导小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区教育局主管部门。

7、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逃生预案

(一)总指挥:赵琳

全面负责防震逃生疏散工作,亲自组织,现场指挥,确保演练效果。

(二)副总指挥:常崑

具体负责逃生演练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做好人员分工和路线安排,以及演练现场的反馈总结工作。

(三)现场指挥领导小组及职责

1.组织协调组:袁栋

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

2.宣传报道组:朱洁、杨华恺

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的摄影、录像、记录、计时、总结等。

3.疏散引导组:张爱青

负责科学编制和张贴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逃生疏散路线等;引导、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学生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董 

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组应对受伤师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5.后勤保障组:战涛、赵虹

负责治安保卫工作,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秩序,拉响演练警报;通讯、标识、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四)疏散岗位责任人

四楼中楼梯:刘菁      四楼西楼梯:单玮    四楼巡视教师:王颖

三楼东楼梯:王亚娟    三楼中楼梯:杨荣向  三楼西楼梯: 

三楼巡视教师:赵芙蓉

二楼东楼梯:戴宗朋       二楼中楼梯:丁春双         二楼西楼梯:王彦

二楼巡视教师:

一楼东楼梯:张红       一楼中楼梯:孟云英          一楼西楼梯:张惠

一楼巡视教师:赵鑫

1号门   王志强    2号门:赵虹   3号门:辛友  4号门:王红雨  5号门:姚鹏

大操场:袁栋、

录像、拍照:杨茹、穆婷婷、庞静

未参加演练:曹炜、肖璟、蔡萌萌、张小洁、张梦娇、崔芸华

班级

班主任

班级

班主任

跟班教师

21

云慧萍

51

黄卉

22

宋平

52

郑明欣

23

杨晓丽

53

戴宁竹

24

王欣

54

徐砚霞

2.5

黄玮

61

姜沛函

31

任文姬

62

周莉

32

于冰

63

朱彦萍

33

曲晴

64

陈波

34

张允珠

11

孙铭悦

江爱玲

41

段舒雅

12

刘彬

蒋丽英

42

姜羽

13

陈萃

扈小蕾

43

潘颖

14

王超

赵文清

44

潘云萍

六、疏散路线

逃生位置

撤离班级

集合地点

负责干部

东楼梯

一楼45号门

3.1(先出从5号门)1.4(从4号门出)

3.4  3.3  3.2  单排(从5号门)

2.4  2.3  2.2  单排

录播室、微机室

大操场:杨华恺

微型消防站:胡修龙、孙传磊

校医:董 

教学楼

四楼:战 

三楼:张爱青

二楼:朱 

一楼:常 

中楼梯

一楼23号门

1.33号门)1.22号门)1.1        2号门)

2.53号门出)

6.4    6.3   6.1  6.2 3号门)

4.3    4.42号门)(需等待6年级撤离后跟着6年级后跟上)  

西楼梯

一楼1号门

2.1

5.1    5.2    5.3    5.4

4.1    4.2(需等待5年级撤离后跟着5年级后跟上)   

五、逃生实施

1.广播响起:“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同时避险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响起,长鸣60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办公室的教师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

3.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或躺在课桌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在12秒内完成。

(二)疏散内容

1.避险后,需要进行疏散时,广播响起:“现在发生地震,全体师生立即疏散!”同时,疏散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长鸣,长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共3分钟。

2.在教室、办公室等地点的教师应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立即告知学生“按照疏散路线,快速疏散!”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进行疏散,并且根据教室位置,按照不同疏散路线,迅速从疏散楼梯向下疏散。

3.学生应立即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学生应做到快速、猫腰、捂头、并尽量降低行走姿势。行进过程做到不拥挤,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声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4.所有教师引导疏散过程中,指挥学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视实际情况可喊“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如出现拥挤摔倒等突发情况,负责疏散引导的老师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等险情排除后,再组织学生有序撤出。待学生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

5.组织协调组做好演练指挥、协调、信息上报等工作;宣传报道组做好演练的记录(摄像、摄影等)和计时等工作;后勤保障组做好报警等工作;抢险救护组做好伤员救治等工作。

6.学生疏散到避险场所后,应按照班级形成队列在指定位置站好,避免混乱。班主任或负责统计的人员进行班级、年级人员统计;抢险救护组检查学生身体、心理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组检查学校各项设施、物资等。完成后,各小组负责人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并根据总指挥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