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犹如涓涓细流润心田
——读《小学班主任》有感
利用暑假时间阅读了《小学班主任》这本书,我真是受益匪浅!其中“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宽容是一缕阳光,她传递人性,照亮童心;宽容是一剂可口的良药,她使朽木逢春,新芽绽放。”这段话已溶化在我的心中,我深感宽容——犹如涓涓细流润心田。的确教育不能没有宽容,教育尤其需要宽容。班主任不但要自己学会宽容学生,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这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法则,这样同学之间也会其乐融融,容易营造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这一我是深有体会的。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贯穿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许多老师在思想和行动中体现出将“整体的人”理解为“完美的人”,不容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的期望是十全十美。我们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过失,常常会表现地很急躁,紧紧揪住,逼学生改过,企盼学生改过能一步到位。但结果却事与愿相悖。在这个方面,《小学班主任》第七章触动了我,让我找到了教育的另一种视角,发现创造教育的空间。
一、宽容孩子的天性,不要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压抑
玩是孩子的天性。爱玩不仅是童心的集中体现,成年人也都有玩的需要。可是,班主任往往“舍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玩。通常,课任老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等情况下,充当代课老师的往往是班主任。课任老师的课常常被“拿为他用”,用于班主任所任课程的作业课。这样换来的就是学生的心不甘情不愿。在这天性被压抑的状态之下,学生心里充满的是怨气,会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厌学心理,学习不会达到钻进去,展开来的要求。甚至,随着此类的情形的多次出现,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那种亲近感会渐渐失去,而产生一种心灵上的距离。班主任对孩子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力量。置学生的天性而不顾,以强逼的方式对待学生,贪婪地占有学生的自由时空,是得不到令教师满意的结果的。
与其这样,班主任们不如“大方一点”,给学生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比如,给学生提供些扑克牌,学生会玩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游戏,还得到了数学思维的训练。有益的玩就是学习。
二、宽容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让孩子的智能遭到抑制
麦克劳德从小就是一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他经常想,人体内部是什么样子?内部器官又是怎样的呢?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在一个晚上,他偷偷地把校长的爱犬杀了。他认为狗是最好的解剖材料,可以通过解剖他来了解人地内部器官构造。校长很快就找到了“凶手”。麦克劳德很害怕。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校长对他的惩罚竟然让他清楚、细致地画出狗的内脏解剖图和骨骼构造图。麦克劳德兴奋极了,他连声对校长说:“没有一点问题,我一定按您的要求完成,一定完成。”他认真地把两张图连夜画好……后来,麦克劳德成为一伟大解剖学家。
这里,我们为校长的宽容而击掌。校长的宽容保护了麦克劳德的探索积极性,而没有把他当不爱护小动物,做事情鲁莽的孩子来看待和惩罚。我们更看到了宽容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其实事出必有因,作为班主任应该更多和孩子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亲近孩子,扮演“孩子王”,和孩子谈趣闻,说兴趣爱好和谈心里话,让学生感到和老师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无所不谈。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多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委屈”,为孩子创造充分展示智慧和才能的环境和条件。
三、 宽容孩子过错,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
我们班主任在教育“坏孩子”时,也应该认识到,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并且,孩子的犯错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不能寄希望通过一次的说服教育就解决问题,更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和行为。宽容孩子的错误,把这些错误当作他们成长路上的一些转弯口,对待犯错的学生,班主任需要耐心,需要精心选择教育的方式,设计教育的过程,采用正面的教育,或者饶开主题的侧面教育。有时还需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找“台阶”,找“闪光点”,让学生找回自信,鼓起勇气,改正错误。而这,才不失为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是对教育美的创造。
当然,宽容不是姑息放纵,也绝非不讲原则。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班主任一味以慈面软,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评判一个学生看事情的主流,对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教师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约束,他们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
班主任处理事情的方式对学生对待生活、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当我们发现学生犯错时,首先联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的生活,有没有这样做过?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和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代沟,但是试着去接近他们,就能理解那些学生的一些做法。此外,多给予学生欣赏的“大拇指”,少一些求全责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非同寻常的问题和设想,解除他们对错误的恐惧感,使他们排除所有压力,没有任何负担去学习。长此以往,宽容的集体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集体活动中表现出团结谦让的集体精神。
宽容能创造教育艺术美的空间,使教育更具魅力。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相信,有了懂宽容、勤思考的班主任,我们的孩子必将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当然,一个懂得去宽容孩子的班主任也必定会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这,就是我在《小学班主任》中读得的。 但愿,这涓涓细流——宽容,永远润你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