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网站首页
基本信息
资讯中心
魅力教学
德育为先
精细管理
今日教师
学生频道
家校连心桥
书香雅苑
信息公开
学生频道
学生博客
四好少年
学科之星
我爱我班
您目前的位置:
今日教师-八大峡
>
读书工程-八大峡
>
正文
读《遭遇问题学生》有感
发表时间:
2016-08-26
阅读次数:
350
读了万玮老师所著的《遭遇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这本书,我不但了解了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且也学会了自省自悟,对自己以前的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
“孩子,不是你不能学好,而是我还没有找到教好你的方法。” 这句话出自一位美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之口,这句话让我为自己曾经的抱怨而汗颜。书中告诉我们,问题学生的形成并不是一天两天的过程,而是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而对于老师,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的过程,就像是行走于一条漫长而充满荆棘的道路之上。在踏出第一步时,就要做好“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准备,告诉自己在这条路上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坚定,坚持,忍耐,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到达光明的顶点。
在进行问题学生教育的时候,首先,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想法,在不同的标准下,问题学生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其次,教师应当有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时不急不怒,必要时可以做一点让步。再次,站在问题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让教育管理更加有效。我们在学习心理学时,曾经学过换位思考,其实,面对问题学生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把自己放到问题学生的角度,用他们的身份思考问题。
还记得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小王,她在班级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经常指责、嘲笑同学,只要同学在某一方面比她优秀,她就会想办法找到对方的缺点进行人身攻击,还常常无中生有的告诉老师,班里同学在背后说她坏话。一旦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大哭大闹。经了解,孩子自小与父母分居两地,由姥姥、姥爷抚养长大,老人对孩子百依百顺,娇宠溺爱,养成了孩子骄纵成性的毛病。姥姥去世后,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在感情上和父母有隔阂,父母批评教育她,她便猜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女儿。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情况也未引起重视,抱着“长大了就好了”的态度听之任之。针对这种情况,我试着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她的那些“胡言乱语”。平等相待,坦诚相见,是消除学生戒备心理的有效方法。这个孩子喜欢写作,我就从这里打开缺口。送给她一本漂亮的日记本,告诉她可以用这本本子把自己高兴的不高兴的事情记下来,老师愿意分享她的一切。她很喜欢这本本子,于是每个星期都会把本子拿来给我看。我也尝试着用笔谈的方法引导她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问题。刚开始,她的日记里全是告同学的状,后来,她开始写自己的理想,自己编的童话故事,她的关注点开始发生了变化。变得开朗起来,告状的次数少了,课余活动时能够与同学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在发生争执时,能够适当听取同学的意见。在参与班级管理时,不再一味地固执己见,动不动就与人争吵。遇到问题愿意与老师交流。可见当一名教师真正“入戏”时,可能就会理解学生为什么会撒谎,为什么会告状,为什么会上课走神。因此,多以学生的身份思考问题,便能够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不断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能转化问题学生的教师。
以上是我品读《遭遇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一书之后的一些浅薄的感想,它就像一面镜子,帮我照出了过去自己走的路,也为我照出了今后要走的路。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这面镜子一定会陪伴我今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