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网站首页
基本信息
资讯中心
魅力教学
德育为先
精细管理
今日教师
学生频道
家校连心桥
书香雅苑
信息公开
今日教师
教师博客
校本培训
名师风采
活动剪影
读书工程
您目前的位置:
今日教师-八大峡
>
读书工程-八大峡
>
正文
《班主任兵法 》读后记
发表时间:
2017-08-25
阅读次数:
234
《班主任兵法 》读后记
青岛八大峡小学 殷 洁
《班主任兵法 》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最初发表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K12教育论坛和白鹿洞教育论坛上,引起极大反响,随即又在《教师博览》、《新教育》等杂志连载网友评论:“篇篇是美文,招招是良方。”也许我们都看过了很多的管理书籍,但是怎样应用于实践,并产生良好的效果,这本书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者:万玮,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6年起进入上海市浦东新区平和双语学校工作,历任数学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中学部副主任,现任教导处主任职务。
花了一个下午时间通读了书中“实践篇”的三十招,又浏览了“理论篇”的几个章节后,不得不叹服万玮不愧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看问题非常的冷静理性,做事非常的细致严谨。
像许多年轻教师一样,万玮刚走上讲台时满怀热情与学生打成一片,结果却失去了对学生的有效管理。痛定思痛,万玮认识到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那么“傻”了,他们“更多地把自己放在一个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而很多的教师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因为自己是教师,学生或家长就必须尊重自己”。
万玮引用现代教育学理论说,教师与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群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与许多教师主张师生应该是朋友不同,万玮坚决认为,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和学生天生就是两个阵营的人,……(而且)永远属于两大阵营”。
有了这些认识为依托,在教育实践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万玮大胆运用长期阅读积累的兵法理论,不论学生是耍小心眼还是胡搅蛮缠,是懒散本性使然不交作业还是经不住诱惑越墙出入网吧,万玮均能用一套又一套令同事惊讶不已的高招将这些调皮甚至有些刁蛮的学生一一收服。学生犹如孙猴子,不论怎么折腾都逃不出万玮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除了有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更多时候,万玮看似随意的招术后面,都有精心的设计。哪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平常的与学生谈话,万玮都要“事先仔细设计谈话的策略,寻找切入点,预想学生可能的反应,准备好几种应对情况。”学生找来后,万玮也是“思想高度集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
万玮的务实、勤奋和智慧,让众多教师为之叹服。可以说,万玮的《班主任兵法》是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上的一个突破。在此之前,似乎还没有哪个人如此深入系统地从兵法角度来阐述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兵法》以全新的管理理念、真实的场景再现,为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工作模式。
一、恩威并举,严厉本不与爱心相悖
《班》中,万老师多次提到自己是全校闻名的“恐怖老师”,一向以“严厉”著称。刚读到这样的自我介绍,心里还颇有点不以为然——什么时候,“严厉”也成了可以自我标榜的资本?读完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却不得不深深折服——面对有些学生,遭遇某些情况,适度的严厉方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印象深刻的是万老师对几位女同学的教育:
《一路奔跑》中,两个女生参加长跑比赛散漫偷懒,还态度傲慢,着实令人可恼。在老师给出的两种处理办法中她们选择了再跑一次,惩罚不可谓不严厉,却激发了她们的羞耻心和潜在的能力;而天色渐暗的冬日里老师不但陪跑,一路上还教给方法,不断打气,又实在令人感动。至于若干日子后其中一位女生还因此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给这个稍显阴沉的故事添上了风趣亮丽的一笔!
《转怒为抚》中,晚自修一位女生班干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万老师当头一声棒喝,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修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不要太好!
与此类似的还有《当头棒喝》里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使学生毕生难忘,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令人不服不行!
由此想到我们自己的教育,因为是女教师,又因为秉承“爱心教育”的大旗,往往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是和风细雨的说教,企望温情感化;几个回合下来,发现学生依然故我或故态复萌,往往又会雷霆大怒,不顾及方法后果地痛斥一通,反而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万老师的“刚柔篇”中说得相当明确: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当以柔为主,以慈悲为怀,要善于容学生之短,宥学生之错”,当“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触犯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予以处罚之时,教师要恪守外柔内刚之道。”
只有刚柔相济,恩威并举,以爱心体现“柔”,以严格体现“刚”,学生才可能真正信服、尊敬、喜爱这样的老师,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运筹帷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班》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既有实例示范,又有理论指导,一字一句均来自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我在无数个生动的故事中照见自己的影子,重温了熟悉的教育场景,而万老师高人一筹胜人一等的机智、巧妙的谋略或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启发极大,引起反思。
《一石二鸟》中,以倒数第二取代倒数第一当数学课代表,既让倒数第二倾尽全力,提高学习成绩,做好本职工作,又让倒数第一不肯甘心,奋力直追,二者相互促进,想不好都难!
《围而不打》中,“女大王”李艳芳带头大闹寝室,破坏公物,拒不认错,情节恶劣,如何处置?万老师设计从外围突破,先帮助其他同学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女大王”眼睁睁挨到最后,不用再费唇舌便乖乖自动认错,且“泪流满面”。
《点石成金》中,对犯了错误已受处分的同学,提出要求,明确任务,给予其撤销处分的机会,使他们“不再一蹶不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处分只是手段,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点石成金”的故事,包蕴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点拨,理解与宽容,呵护与关爱!
及至读到《自保第一》《攻心为上》《战略战术》《预篇》《形篇》《势篇》等文章中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时,说实话,我惭愧了——很多浅显的道理原本也懂,在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多年工作中却渐渐疏忽了,淡忘了,以至于处理一些问题不能得心应手,教育某些学生仍然屡战屡败,在抱怨自己被班级工作拖累得焦头烂额之际,冷静想想万老师指出的“培养幽默感”“对症下药”“教育工作也要备课”“教育不能操之过急”等重要为师原则,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
班主任工作,仅有一片好心、一份爱心是不够的,要多研究多用心,讲究方法和策略,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赢”。
三、真诚率性,文字中愈显可亲可近
《班》的魅力除了作者生动的叙事引人入胜、理性的分析丝丝入扣之外,令我爱不释手、倍感亲切的理由还有一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率性、可亲可近。
万老师没有自封为“教育专家”,摆出一副权威面孔对教师们进行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抒写,坦诚地表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成功或是失败。那一个个细节描写尤其令我难忘——
《瓮中捉鳖》:“更重要的,还可以摸小男生的头。尤其是班级里那些长得比较小的很可爱的小男孩,又理了个小平头,头发特别短,摸上去真的是种享受呢!”《以毒攻毒》:“看着那些哭丧着的面孔,我突然间忍俊不禁,嘴巴一咧,笑了一下。”——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可爱的老师!“严厉”的人其实心地也很柔软,驯服学生的傲气只是为了他们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一声叹息》:“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在老师眼中的不好的学生在同学眼中竟是最可怜的人!”《扶弱成强》:“千万不要泄气,明秀!和刚来时相比,你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老师们都看好你,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男教师原来也可以这样体贴细心,这样关怀备至,也可以温情泛滥,像“对待荷叶上晶莹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对待孩子们的心”。
《历苦知甜》:“我措手不及,感觉那一瞬间脑子里各种东西都涌出来,随即一片空白。”《直言破狡》:“我厌恶俊伟,我厌恶整个的事情。以往那种和俊伟斗智斗勇之后的快乐消失得一干二净,我的心头满是空虚。”——要转变一个后进生何其艰难!在绞尽脑汁之后,在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在自以为就要取得胜利之后,他们的反复,他们的“背叛”,对教师造成的伤害真的无以言表,甚至痛彻心扉……
就在这样真诚率性、毫无保留的倾诉中,万老师——一个年轻、聪明、充满干劲与活力、不畏惧任何挑战与挫折的小伙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与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是如此相似,他的一招一式我们也似曾相识,他的经历、故事我们也并不陌生,而他的自信、勤奋、智慧则令他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所以,手捧他的《班主任兵法》,读来是如此亲切,那饱含着爱心与智慧的“用兵之术”, 无穷无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