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青岛八大峡小学
本学期,科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和要求,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开拓教研思路,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强化校本教研,不断开拓教育科研思路,努力提高学校整体的教科研质量,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加强课题常态化管理,提高科研工作实效
(一)精细管理,抓好常态
1.成立由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组长、副主任、级部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科研领导小组。
2.开展“四个一”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意识:①期初制订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每月填写一份“课题研究实验记录表”,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败得失;③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实践课;④期末撰写经验论文及案例总结。学校以课题组为单位,为每个实验小组配备教科研档案夹。
3.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及时做好活动资料整理工作。每次科研活动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活动过程资料,如:课例、发言材料、照片等;有活动总结;有活动记录。
(二)开好四会,推进研究
1.学期初,开学初召开子课题组长会,明确分工,措施到位,邀请专家进行课题工作指导。
2.学期中,开好课题交流会,通过骨干引领带动,以案例分享的方式开展交流,推广老师好的实践经验和做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组织好校内展示会,通过选拔优秀的展示课,在项目组教师中进行听评课,将教师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研究实效。
4.期末,召开课题总结会,梳理总结自己研究的经验,撰写案例和论文,做好科研总结。
二、紧密围绕互联网+课题,加强研究成果梳理和提炼
1.深入推进市级规划课题《“互联网+”与小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的结题工作。同时,作为区域四大课题之“互联网+”实验学校,组织教师在前期已经形成的四个“融合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完善研究材料,邀请专家进行论证指导,挖掘典型,提炼经验,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作业成果的展示、学习评价的多元互动、学习反馈的超时空即时性,各学科统一班级优化大师的评价项目、标准等,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促进剂,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轨迹,让评价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服务。
三、重视科研培训,扎实推进提高实效
1.结合教师暑假撰写的论文和案例进行专题交流分享会,促进教师的提炼自己研究成果,也通过交流互通有无,进一步促进研究。
2.邀请专家进行课题培训和结题指导,同时找准学校后续课题研究的方向。
3.以山东省steam教育项目为引领,深度推进“以海育人”的特色与STEAM教育先进的理念相融合,形成青岛八大峡小学STEAM教育的项目优势,关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要素的有机融合,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情怀的STEAM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开发全学科高质量STEAM教育课程,培养品德优秀、能力超强、创新发展、具有工程思维的海式少年,不断提升悦动课堂的品质。
四、重视骨干培养,促进研究常态化
做好科研骨干梯队建设,鼓励教师进行个人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本学期,将二年级一班、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五年级三班确定为pad实验班,固定班级使用。实验教师有:殷洁、孙肖、程倩雯、李晓琳、戚裴、冉春、康晓辉、张慧瑜。其他班级为多媒体互动学习实验班,实验教师有:王玲、金树扬、周慧、张梅、徐海燕、姚爱芹、刘书芹、赵军华、张玉花、李翠萍、付文丽、付蓉、尹凯、孔蕾、于欣。通过有重点的实验,促进研究的常态化,让学生和教师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