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香港路小学

青岛香港路小学2017-2018-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公开

发表时间:2017-08-31 阅读次数:388


新学期的开启,意味着学校又将踏上新的发展征程。本学期,学校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总结反思《五年规划》第一年工作成绩及问题的基础上,以“责任教育”为根基,将着力点放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素养全面提升两方面,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努力使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活动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学校党支部将以“为党旗增辉,展党员风采”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加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

党支部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全体党员每两周学习一次,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及系列讲话精神,写好学习笔记;每月组织党员上党课;开展“党员好故事”征集、演讲活动;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青岛党史馆》开展组织生活,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抓实教育活动,推进“两学一做”教育活动

九月开启“立德树人,成就未来”师德月活动,与全体教师签订师德责任书;十月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承诺活动;十一、十二月围绕“帮助教师学生实现一个心愿”主题,开展“两进两做”行动,即:干部进班级(教研组)、做好示范;党员教师进家庭、做好帮扶,引导党员教师敬业修德、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努力争创“星级党支部”。

二、强化管理意识,推进科学精细管理

(一)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依法治校

分别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现代学校制度政策十六条》和《学校章程》,强化对现代学校制度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提高依法办学的意识。继续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的作用,实施校务公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切实落实依法治校。

(二)运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将继续运用“PDCA”管理模式,着力强化教学管理。通过“分层制定各项教学计划(P)——扎实开展教学工作(D)——实时跟进教学检查——反思制定改进措施”的“四步”循环管理,促进教师明确工作目标,切实履行教师职责,善于反思问题所在,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管理效能的提高。

(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狠抓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周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等主题活动,利用安全教育课、晨会、校园电视台、“青岛市安全教育平台”、教师培训等途径狠抓师生的安全教育。学校还将每月开展各种主题的“责任铸就安全”逃生演练活动,如9月份防踩踏事故、10月份防震、11月份消防等,不断提高逃生速度,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落实安全检查,强化隐患排查

学校将重点针对水电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及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等,落实各项安全检查,坚持通过“每日一查,每周抽查,每月小结”的管理流程,强化隐患排查,做到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学校还将发动全体师生开展“寻找身边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三、立足责任,内外兼修,打造优质教师团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本学期,学校将立足责任,通过分层打造,激发教师内外兼修的内驱力,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优质教师团队。

(一)制定分层标准,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学校将结合教师的工作年限、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制定教师梯队分层标准,在教师自主申报、学校审核后,确定名师型、骨干型、胜任型三型教师名单。

学校将制定三型教师发展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手册》为引领,指导教师分层制定好新学期个人发展计划,并通过发展目标的分层落实,不断完善教师梯队建设,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施“三项工程”,提高分层培训实效

学校将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实施“三项工程”,即:“读书工程”、“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和“青蓝工程”,加强分层培训,不断丰富校本研修内容和形式,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

1.实施“书香致远,磨砺责任”读书工程

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师自我培训的潜能,深入实施“书香致远,磨砺责任”读书工程。开学初,学校将举行暑假读书沙龙。本学期将重新组建教师读书团队,制定团队读书计划,定期开展读书汇报、好书推荐、读书感悟交流、读书沙龙、美文赏析、诵读比赛等读书培训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教师每月至少完成读书笔记2篇,撰写有个性的读书感悟,突出学与做的结合,让阅读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

2.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工程”

1)实施“塑德”工程,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学校将以“师德责任大家谈”为主题,开启“责任讲坛”。通过“教师应承担的教学责任、教育责任、社会责任有哪些?”的沙龙式畅谈,共同梳理教师的责任,塑造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2)实施“育能”工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将开启“校长微型讲坛”,并将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教师发展需求,借助校外培训资源,邀请相关专家、教研员等,举行“每月一讲”,为教师开展专业分层培训,如“核心素养培养”的各学科培训、课题实验专项培训、班主任工作艺术的专项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校也将充分挖掘教师内部潜力,为骨干教师提供专题培训或二次培训的锻炼、展示平台。同时,学校也鼓励教师走出去,为教师创造多学习、多交流的机会,让分层培训实实在在地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3)实施“幸福生活”工程,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幸福指数,学校将结合中秋节开展“美食DIY---冰皮月饼”培训;结合迎新春开展“创意插花”培训;还将开展心理健康、冬季养生等“幸福生活”课程培训,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生活品质。

3.实施“青蓝工程”,分层打造教师团队

为充分发挥名师型、骨干型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切实落实新教师培养计划,学校继续实施“青蓝工程”,以骨干教师带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分层打造教师团队。

1)组织“拜师学艺”,促进新教师发展

9月初,学校将召开“新教师拜师会”,为每位新教师选配一位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培养的师傅,结合《师徒结对公约》的内容,从班级管理、教学技能、职业道德、家校沟通技巧等多方面,深入开展师徒结对帮教活动,加强对新教师的帮带工作,既为名师、骨干型教师助推发展之力,又为新教师量身打造专业发展之路。

2)开展帮教活动,促进师徒共同发展

学校将开展“四个一”帮教活动,即:新教师每周一篇教学反思;帮带师傅单周听一节随堂课;分管干部双周听一节预约课;新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等,通过多维度的帮教活动,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胜任教学工作。期末,学校将评选“优秀师徒”。

四、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扎实做好“十三五”课题研究

1.完善课题计划,扎实做好课题研究

重新修订“十三五”课题为《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完善课题实验计划。9月份,学校将成立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子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名称,即:《阅读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提高运算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听对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效策略的研究》,由学科大组长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带领教师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力求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加强课题管理,确保课题有效实施

实验教师每月撰写《教科研札记》一篇,积累相关课题资料。各学科分管领导定期检查、反馈教师的科研札记撰写情况;学校将每月召开子课题组例会,交流课题实施情况;定期召开阶段成果汇报会,相互学习课题实验的优秀经验和做法,确保课题实验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学研究,扎实推进课题实验

学校将立足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将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紧密融合,扎实推进课题实验。

1.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将结合科研课题,开展“责任在课堂——关注学科素养培养,优化教学策略研究”教学展示活动。9月初,每位教师自主申报上课时间及课题,学校统筹协调、汇总,9-12月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要求上课教师在展示课中,重点体现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同级部听课教师重点围绕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听课、评课,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组内教研,提升常规教研质量

为促进教师内涵发展,提升责任力量积累,学校将充分利用每周组内教研、每月大组教研的时间,组织各学科教师结合典型课例,开展“研、展、听、评、思”案例式组内教研,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不断提高教研质量。学期末,将评选“优秀级部组”和“优秀教研组”。

3.举行首届教学年会,深化教学研究

学校将于12月举行 “关注素养培养,优化策略研究”首届教学年会。学校将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优秀教研组教研展示等形式,展示一学期来各学科的教学研究成果,并在专家、教研员的指导下,不断深化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4.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启动“大阅读工程”,促进阅读习惯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校将开启“大阅读工程”,并分三个板块实施:一是课内阅读,利用每日晨读、在一年级引进“少儿绘本阅读特色课程”等形式,与语文学科结合开展;二是专题阅读,将聘请专业师资在三年级开展“阅读与写作”专题实验;三是家读工程,引导家长在家带领学生开展阅读。学校也加大投资,为各年级配备绘本及图书,助力学生逐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期末,学校将评选“优秀晨读班级”。

2)引进棒垒球和足球课程,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为进一步推进“1+X”工程实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将在一、二年级开展棒垒球、足球项目进课堂活动,力求通过棒垒球和足球的普及,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5.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组织教师精心命题,让老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组织好每月闯关和阶段达级检测,并结合“学业发展折线图”,加强检测后的质量分析,采取有效改进策略,强化对学困生的结对帮扶和跟踪检测,做到及时查漏补缺,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以“责任教育”为主线,全面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学校将通过加强每月班主任培训、建立班主任工作手册、开展班级工作交流瓶活动等形式,邀请专家开展班级管理艺术的专题培训,为班主任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为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将在高年级尝试开展“自主管理日”体验活动,由班主任协助学生做好班级的一日常规管理,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二)突出责任教育,提升学生公民素养

1.明确在校责任,强化养成教育

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9月份,学校将组织全体学生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六个好”、熟记《中小学生守则》,并通过检查确保知晓率100%。大队部将制定“学生在校责任”,明确学生在校应履行的养成教育的责任和标准,并通过学生护导检查、辅导员《每日巡查记录》,及时检查和反馈各班履责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还将开展每周的“星级班级”评选和每月的“文明行为小标兵”评选,树立典型,设立光荣榜,加强宣传,促进学生自觉履行校内责任。

2.明确家庭责任,培养感恩情怀

开展“感恩父母,生活自理我能行”主题活动。学校将以强化生活自理能力为切入点,分层制定家庭责任目标,引导学生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评选“生活小达人”,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提高自理能力,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

3.明确社会责任,提高环保意识

10月份,学校将围绕培养节约环保意识为重点,明确学生的社会责任目标。大队部将组织各中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宣传活动,并通过“节约环保形象大使”的评选,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开展“责任心·中国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0月份,借助国庆节、建队日之际,开展“责任心·中国梦”主题活动。通过“国旗下演讲”、召开主题班会、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2.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教育

9月份,中秋节到来之际,举行“明月寄深情”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绘月、唱月、书月、诵月等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元旦开展“喜迎元旦,放飞梦想”主题活动。通过绘制“梦想心愿卡”、召开“梦想”畅谈会等形式,让学生放飞新年梦想,憧憬美好明天。

3.举办“好书伴我成长”首届读书节

11月,举办首届“读书节”,积极组织开展“好书伴成长”、“我的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等系列读书活动。学校将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展示、讲故事比赛、读书实践活动等,让书香浸润学生心田。

(四)家校携手责任,共促学生发展

继续以“家校携手责任,共促学生发展”为核心,不断完善家长学校工作机制,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拓宽渠道,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将通过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班级群等渠道,定期发布学校最新资讯和教育教学动态,让家长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情况及学生活动信息,为加强家校沟通打开大门。

2.丰富家长学校培训内容

下发《一年级新生入学手册》,指导一年级新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充分利用好《父母课堂》这本教材,通过教材导读,引导家长不断学习先进育子理念和优秀育子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育子观。定期举行家长学校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幼小初衔接培训等,不断提高家长素质。

3.进一步完善家委会工作

期初召开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学校的新学期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家委会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家委会工作例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等;认真落实家长驻校办公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让家长更加充分地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协助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助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将开展各种门类的竞赛活动,助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

1.开展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为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将分学科开展竞赛活动。语文学科的“百字无差错”、阅读及经典诵读活动、“汉字听写大赛”、“软硬笔书法作品展”等;数学学科的“计算达人”、“数学大王竞赛”;英语学科的“一读一诵”、“英语模仿秀”、“英语趣配音”、“单词竞赛”、“我和爸爸妈妈学英语”等。各学科将继续通过发放“闯关卡”、“明星卡”等激励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业质量。

2.开展体育健康竞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特色社团成果展示:全校推广棒垒球操,举行低年级棒垒、足球特色展示等,通过个人或者班级团队形式来展现学生的体育特长。

2)技能比赛:结合武术、击剑、足球、游泳等项目进校园活动,分级部开展技能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责任精神。

3)体质监测:将与区级“体质健康杯”质检项目结合,各级部开展校级“体质健康杯”训练及检测,通过竞赛,为每年一度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上报汇总真实数据。

4)9月份,开展“阳光亮眼操”、“读写姿势”达标及“眼保健操”比赛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眼操动作的规范。

3.举办校园特色活动,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1)举行“迎新年”首届合唱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的演唱,通过校园电视台进行展播,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2)开展多彩艺术特色活动。举行学生艺术才艺展示、学生美术作业展和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总之,新的学期,学校将以责任为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扎实落实学期各项工作计划,加强教学研究,打造优质教师团队,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开启香港路小学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