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高温带来的危害,最大程度地减轻师生人身健康的伤害,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学校成立防暑降温应急指挥小组,并按有关职责范围开始实质运转,加强对防暑工作的部署、实施、检查以及指挥、处理。
组长:于庆丽
副组长:孙向阳 刘蔚
组员:阴广卫 冷超 张辉 刘樱 郑静 焦锦荣 王勇 卢江
应急机构下设以下组织:应急指挥小组、医疗救援小组、现场控制小组、后勤保障小组。
三、应急处置指挥机构职责
1.防暑降温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⑴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⑵尽早向教育体育局汇报情况;
⑶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投入工作;
⑷密切配合医疗机构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指示。
2.现场控制小组主要职能是:
⑴控制现场,维护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⑵排查其他中暑人员,组织力量送医院;
⑶接待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及思想工作;
⑷由班主任管好各自的学生,不围观,不拥挤,防止学生慌乱、散失,维护学校秩序。
3.医疗救援小组主要职责有:
⑴立即组织护送中暑人员去医院救治;
⑵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病情动态,随时与教委主任保持联系;
⑶接待赶到医院的家长,并说明基本情况,做好安抚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
4.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职能:
⑴尽力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工作;
⑵必要时配合医疗、防疫等机构进行现场消毒、取样分析等工作;
⑶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工作,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四、防暑措施
1.高温预警:当气象台发出高温警示报告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及时关心师生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整作息时间,严禁加班加点。
2.开展防暑宣传指导,下发宣传材料到各单位,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
3.准备必要防暑药品风油精、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已备急用;
4.全天候免费供应白开水(也可让学生自己备足),必要时可提供绿豆汤;
5.搞好个人和室内卫生,经常洒水降温,搞好通风,合理开窗。
6.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空调),为师生防暑降温提高方便;
7.气温超过30℃,暂停课间操、体育课等一切室外活动,预防学生中暑,确保学生足够的休息时间;气温超过36℃,根据实际调整上课时间、停课或减少课时。学校一旦停课、调课或减少课时,必须报教体局备案,并通知学生家长。对于停课、调课或减少课时,学校提前通知家长作好相关安排,减少的课时安排适当时间补课;
8.遇高温天气,学校一律不安排学生参加大型室外活动,包括社会公益活动。
9.学校与家长签好责任状,做好对学生的监管,保证学生不在校时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10.救护电话:120。对中暑的师生,首先以救人为主,将中暑人员安置在通风降温的室内,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五、中暑应急处理措施
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2.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3.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吹风,防止感冒。
4.冰敷:可头部冷敷、腋下、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脸发红。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