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香港路小学

幸福三原色:让每个生命幸福绽放

发表时间:2020-11-10 阅读次数:387


近日,青岛香港路小学顺利通过青岛市十三五重点课题结题鉴定,自课题实施以来,学校立足校情、研究深入,构建了幸福三原色课程体系,实践探索了目标导引+问题驱动+逆向学评教学模式,通过科研带动教研,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向少先队员讲述学校发展历史.jpg

思变:基于逆向教学思想明确学校课程的变革方向

青岛香港路小学于庆丽校长主持的青岛市课题《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改进与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瞄准学校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点,以逆向设计思路统整学校课程和引领教学改革,逆向设计是一种面向目标的设计,提倡评价设计优先于教学活动。在课题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从两方面抓住学校的着力点:一是探索运用逆向设计理念改进课堂教学,以目标建设与评价建设推动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二是迁移运用逆向设计理论,深度构建幸福三原色学校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实践效果。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山东省级课题开题论证会.JPG

求变:基于逆向教学思想重构学校课程的研究体系

学校要发展,贵在找到自我。学校将幸福这一关键词作为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基于逆向思想架构了幸福三原色的育人体系图谱,确立了幸福三原色课程的育人目标,即培养有责任、有活力、有品位的幸福儿童。

基于逆向思想围绕育人目标,学校进行三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幸福三原色课程体系构架解读为:课程核心----“以生为本,幸福成长通过构建责任、活力、品位、交融四大课程群,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融于学校校本化的课程实施中,努力让幸福三原色的课程特色成就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基于幸福三原色课程的核心理念,学校深化整合研究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品牌化。

1.书香致远,开展阅读课程实践。

学校将书香致远阅读课程与国家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校本化的优化整合与拓展,进行语文课程幸福三原色校本化的实施。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微信图片_20201026114554.jpg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微信图片_20201026114533.jpg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d9f0e503f2db71e4f58bb3e291d645.jpg

书香致远阅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借助《银杏树下来悦读》阅读手册的推出而开展的。手册中选取了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目和必读书目,详细制定了各年级的阅读标准和评价方法,也是对国家课程的优化整合与延伸。书香致远阅读课程分三个板块进行:一是课内阅读,在低年级引进少儿绘本阅读特色课程等形式,提升品位之道;二是专题阅读,在中、高年级开展阅读与写作专题实验,在阅读中启迪智慧,感受责任之魂;三是家读工程,引导家长在家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打造活力之源。

DSC_6400.JPG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寒假亲子阅读照\微信图片_20200206092126.jpg

2.多元融合,构建多元化课程。

STEAM与国家课程科学课进行融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聚焦科学课程生命科学领域,选取植物为探究对象,开展睿享种植园STEAM+课程研究;二是加强对STEAM课程《维京时代》和《设计思维》的研究,鼓励教师尝试自主研发STEAM课程,与《科学》互相补充、融合;三是尝试开展创客实验室活动,征集学生用自己的巧手变废为宝的作品,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四是突破校园限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地考察、场馆参观等,建立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平台。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STEM\无人机3.jpg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STEM\12.jpg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STEM\IMG_20181014_105549.jpg

3)明理修德,推进责任课程实施。

学校自主开发《责任教育》课程获得青岛市精品课程《责任课程》与《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国家课程的授课内容,以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和传统节日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丰富课程内容,深化学生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集体和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生态环境负责四个方面的意识;落实学生《责任十条》,将责任心故事、责任目标、评比栏等方面的进行整体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将责任目标浸润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将责任的落实到日常的中,培养学生时代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4)海洋教育,初探《守卫蓝色家园》校本课程

海洋教育做为学校责任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为此学校把筑牢海洋防线,善待海洋环境作为学校未来的海洋教育目标,全力打造海洋国防课程,构建海洋国防课程体系,以海洋——海军——海防为主线,编制了海洋课程体系,低年级:《探究海洋奥秘,探寻卫所文化》,中年级:《了解海军建制,捍卫国土完整》,高年级:《保卫海洋权益,巩固国防建设》。学校在海洋教育的研究经验多次在区域做经验介绍,同时也深受学生喜爱。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IMG_1844.JPG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青岛香港路小学海洋教育照片\微信图片_201903181612501.jpg

C:\Users\Lenovo\Desktop\香港--十三五课题结题材料\课题成果照片\青岛香港路小学海洋教育照片\微信图片_201903181612502.jpg

实变: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改进

逆向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改进中的应用为研究中心,学校开展了校本化行动研究。在学校主课题的引领下,学校每个教研组都有子课题,人人都有微课题,构建了主课题+子课题+微课题研究模式。

学校三个层面研究取得了成果

一是教学设计的目标、评价层面:进行了基于逆向设计的备课模版改革,增加课程标准的落实点、问题支架的构建点,体现了两点一支架的备课特点。在备课中总结出了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双射化的策略基于逆行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学序列化操作策略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评价目标可视化操作策略,将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进行框架式构建,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备课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学目标落实的有效性。

二是课堂实践实施层面:结合问题支架完成了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问题支架的构建。将逆向教学设计的思想应用于课堂实践层面的问题支架的设计,有效提高核心问题与子问题设计的目标性与有效性。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总结出了: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策略,进一步确保将逆向目标在课堂中得以落实。

在课堂的评价层面也进行了探索与总结。结合评价目标,制定了《基于逆向教学设计制定课堂观察表》,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是否有学生的主体性存在等;另外课题组还对学校教师课堂提问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所得结论研制出《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提问评价量表》,各项观察内容有相应的观察指标,让课堂实施变得可视化、可评化,教师们通过观察量表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F:\3.照片、录像\教学选片\570f30ffa33c5f5c0f4ccc3dce60094.jpg

三是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层面:构建了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目标导引+问题驱动+逆向学评教学模式,它以序列化的目标为引领,以问题支架构建教学环节,以可视化的评价为学习效果的保障,确保学生学习的目标性+问题性+评价性+反思性,促进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培养。

F:\3.照片、录像\教学选片\IMG_2867.JPG

在此模式下,数学学科提炼五问导学教学策略;英语学科总结了三境导学教学策略;语文学科梳理了三有导学教学策略,促进课堂在逆向教学设计的指引下提高课堂实效。

F:\3.照片、录像\教学选片\6900b2b2ec6eecbfc51b62329c947f3.jpg

科研带动学校发展,学校连续两年被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授予奋进奖荣誉称号,学生们在国家、省、市的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教师专业素养日益提升,教师区级以上公开课、优质课共30余次,其中市级10人次,论文发表、课程评选及经验交流共45人次,教师个人获奖32人次,学校以科研的视角思考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以问题的思考者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思考力、学习力。回归教育初心,让科研点亮我们的心灯,指引着孩子们悦动的成长,让每一个生命幸福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