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青岛香港路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深研究,细培养”主题教研活动,深化教育研究方向与内涵,促进全方面细致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发展。
首先,学科分管干部刘蔚校长就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方面发展进行详细地阐述与剖析,主要在“养成习惯”、“专项训练”和“跟踪培养”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养成习惯包括“听”、“审”、“思”、“写”、“立”五个方面,听是听老师讲,听同学讲;审是审题要做到“初步审、重点审、全面审”三位一体;思是让学生思考思维经历“引导思考-半独立思考-完全独立思考”三步走的发展过程;写要做到“板书规范、学具规范、格式规范、流程规范”的四象结合;最后的立是要求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自觉检查的好习惯。专项训练是从概念、计算、探索、应用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抓重点、抓难点、抓典型、抓易错,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扎实与高效。跟踪培养则是采取数学学科“3X+5G”评价形式,加强监测,及时反馈,促进学科质量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刘校长对“单元逆向学评”设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刻讲解。“逆向学评”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结合教学目标设定评价标准,并通过可测量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评。沿着新课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脉络,形成教学目标一体化体系,将相关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其中。结合目标精准找出“单元学评要素”,依据要素设计评价标准,并通过可测量的方法设计评价方式,量化学生学习效果。逆向学评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而且还能从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价,更加科学的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因材施教,实施反馈和进一步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本次教研,全体数学教研组教师们对逆向学评模式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和体会,促进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划与实施,使得教研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教学高效性。同时使教师们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全面科学的评价中,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