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围绕“终身教育365·全民学习360”工作理念,面向街道、社区以及区域学校、幼儿园成功举办了“共同好好学习 一起天天向上——三代同堂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近期,第三届评选工作已圆满落幕。我校推荐的二年级二班刘奕梵同学家庭案例荣获了“优秀家庭”称号奖。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注重角色,合理分工,建立良好的角色秩序,才能使家教系统高效运转。
来自刘奕梵同学的“三代同堂学习型家庭”案例分享
学会与孩子共情
共情不是简单一句“妈妈知道你不开心”就行了的,它需要我们抛开作为大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孩子感受和需求,建立更牢固的亲子关系。在我们家,每周都会有几天在临睡前一家人夜谈畅聊,关上灯,拉开窗帘,看着外面车来车往,零星闪烁,开始天马行空的聊。刘奕梵同学会一边晃动小脑袋一边手舞足蹈的聊我们各自一天的生活,会说一些她的小秘密,问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如果当天情绪或者状态不太好,晚上这个时候她也会跟我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分析,共同找出解决办法,最后由她来决定如何处理。这样还可以锻炼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孩子也有很多做得不够好、犯错误,出现各种情绪甚至让我抓狂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先把自己带入到孩子的角色,想,如果是我小时候遇到这种事,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怎么对我?这样,自己首先很快就能冷静下来,继而孩子就会感受到她被理解、尊重和信任,就会自己作出正向的改变和行动,因为这时的孩子是踏实和有力量的,这种状态下孩子就可以安心的不管是在学习、交友还是其他方面,不管是在家里、班里都会有足够的内驱力做得更好,更有责任心。
协同合作,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一定要爸爸能陪伴,妈妈好情绪,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每当我情绪不好或者因为学习生活方面和孩子出现矛盾语气,开始变得不太好的时候,爸爸就会马上主动出现,让我到一边先休息或者放松一下,换他陪伴。爸爸的陪伴也让刘奕梵同学变得更乐观自信,勇敢坚强。同时刘奕梵同学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儿,一般节假日周末等空闲,总会带她去一些有意义、正能量的地方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去科技馆感受科技发明,增长科学知识;去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熏陶;去剧院欣赏经典话剧,优秀儿童电影,从中受启发和正能量熏陶。也会带她去到各地游览山川秀美,切身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责任教育,学会感恩
家人间一定要互相感恩,互相表达感谢,并不是为了那句“谢谢”,而是引导孩子看到别人为自己做事,也明白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事情。面对孩子表示感谢的时候要坦然接受并表达感受,慢慢地,孩子就会懂得付出和回报。有一次,她回到家里看到打扫卫生的阿姨,刘奕梵同学会上前主动谢谢人家,我问她为什么要说“谢谢”,她回答我说:“因为阿姨辛辛苦苦为我们打扫,让我们回家后有个舒服的环境,我当然要谢谢阿姨。”
家校共育,教育更完整
刘奕梵同学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养,平时班主任李老师会对班里所有的孩子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事无巨细的照顾和教育,班级里浓厚的学风、班风让班级凝聚力、学习力越发向上。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通过家校社共育,来缔造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永无止境的,借用《摔跤吧,爸爸》中一句经典话和大家共勉: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需要用你的爱心,你的努力,你的热情来灌溉。任何成功都不是一撮而就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