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根据新冠肺炎乙类传染病甲类 管理的要求,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机制,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省、市、区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要求,按照《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山东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全省学校 2022 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教疫控组字〔2022〕67 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处置方案(第六版)》的通知(鲁指办发〔2022〕148号)和青岛市教育局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要求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建设
(一)成立秋季开学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建立学校疫情防控指挥组织,科学领导防控工作。
1.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于庆丽 青岛香港路小学 书记、校长
副组长:孙向阳 青岛香港路小学 副校长
刘蔚 青岛香港路小学 副校长
成 员:
冷超 青岛香港路小学 教导主任
阴广卫 青岛香港路小学 总务主任
刘樱 青岛香港路小学 德育主任
郑静 青岛香港路小学 课程主任
卢江 青岛香港路小学 副教导主任
张鹏飞 青岛香港路小学 副总务主任
张婉 青岛香港路小学 副德育主任
焦锦荣 青岛香港路小学 卫生老师
全体班主任、处室长、教研组长
2.成立防控返校工作组织机构
设立疫情防控组、新闻宣传组、物资保障组、教师队伍建设组、爱国卫生组、教学实施组、信息技术保障组,全力以赴做好返校工作。
(1)疫情防控组负责人:冷超 孙向阳
负责指导做好全校启动、终止应急响应的要求,不断强化师生、家长的防控意识;启动疫情防控信息报告制度,对本校教职工、学生每日体温监控、外出、发热、就诊等情况进行每日报告,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完成教体局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副校长室、教导处负责组织宣传教育,加强日常管理,对身体不适的教师、学生做好劝导,回家隔离观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全面做好疫情监控、上报、消杀、家校沟通、应急处理等一系列防疫工作。
总务处做好返校期间值班值守工作和物业门卫工作。
(2)舆情、新闻宣传组负责人:冷超
按照上级各部门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有关规定正确引导舆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宣传工作,及时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家长相关联络群等将有关防控知识和关键信息发送给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确保信息的准确和权威;坚决杜绝发布错误、不实信息。不得转发、引用未经上级部门确认的信息,不得转发、引用个人公众号、社会自媒体等途径发布的信息。教育教职工,不信谣、不传谣。
(3)安全、物资保障组负责人:阴广卫
教导处、卫生室负责指导学校做好公共区域防护消毒方案。
总务处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积极采购防护用品(如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剂(漂白粉、医用酒精等)、额温计等;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晨检工作;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动物;按照程序做好相关采购和经费使用。
(4)疫情防控培训负责人:冷超 刘蔚 刘樱 孙向阳 阴广卫
对于教师(含班主任)、门卫、食堂人员、学生、家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文件学习、疫情防控、防控措施等培训与演练,同时协调疾控部门对学校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的培训与演练;各部门严格落实工作部署、执行工作安排;加强教师师德的教育、宣传,对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事迹进行宣传、推广。
(5)爱国卫生组负责人: 冷超
教导处、卫生室负责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总务处加强对学生食堂、教工食堂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
总务处、教导处、卫生室协调校园物业,全面做好教室、食堂、运动场所、图书室、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清洁整体行动,对楼梯过道、污水管井等易于蚊虫栖息的场所进行彻底清理。卫生室集中力量消灭卫生死角,清除“四害”孳生环境,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6)教学实施组负责人:刘蔚 郑静 刘樱 冷超
组织学校各学科分管干部做好教学工作,根据“错时、错峰、错区域”的原则,各级部组、教研组认真落实学校方案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导处统筹作息时间,科学调整作息时间,通过长短课时、错时上下课、错时大课间等方式对课程时间进行统筹设置,确保学生洗手、如厕、体育大课间活动等方面做到不聚集、不交叉、有秩序、保安全。
(7)信息技术保障组负责人:张鹏飞
全面保障网络平台的运行、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指导等相关工作。随时做好突发疫情后,学校的网络教学的相关准备工作。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实施的课堂效率。通过技术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加强学校微课库的建设,为学生提优补差工作提供资源支持。
二、制度体系建设
(一)体系建设与机制建立
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学校与香港中路派出所、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交警宁夏路中队、东部市立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市场监管局香港中路管理所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定期组织碰头会议,开展专项演练,进行全面检查。
学校建立通讯网络、通过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电话通讯网等方式及时向全体教职工人员和家长、学生公布信息。建立学校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格图表,师生、家长通讯录,确保信息传递通畅。
(二)方案制定
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领导小组以及相关职责,制定精准摸排措施、防控保障措施、人员管控措施、日常管理服务、应急处置工作、统筹教育教学安排等相关工作。制定《青岛香港路小学疫情防控流程》,教职工、学生、家长,从入校到放学,按照时间顺序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
(三)制度建立
学校建立疫情分级报告制度,责任到人,确保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上报区教体局及其它相关部门;建立应急处置制度、师生晨午检制度、清洁消毒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废弃口罩集中处理制度。以防疫为主科学设置一日流程,无缝衔接。错时安排,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免聚集。做好返校防控措施前置化管理。
三、具体举措
(一)精准摸排,有效把关
做好开学后学生情况的掌控工作。学校严格落实到校人数,特别关注六类重点人群以及假期前往疫区学生的返校情况,有症状和出入疫区不满隔离观察期(14天)的杜绝到校,并对上述人员的工作和学习做好相应安排。对于未按时到校的学生,学校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认真落实到监护人,细致了解情况,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及时准确上报。各班教师对缺勤学生逐一登记,并查明缺勤原因,及时上报。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入校操作流程,把好门,将危险、可疑因素杜绝在校门之外。做好家长的摸排工作,精准的了解家长情况,防患于未然。(负责人:疫情防控组)
具体措施:
1.开学前
通过全体教师微信群、职工微信群、班级学生微信群进行摸底,排查六类重点人群,尤其注意开学前14天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出行状况和接触史,未出隔离期的人员一律不得到校。
2.开学后早晨居家自测
(1)学生方面:家长协助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及时上报学生体温及健康状况,体温异常的上报班主任,并居家隔离。班主任老师掌握第一手信息。
(2)全体教师:建立家校防控网,每天入校前完成身体健康自测,体温≥37.3℃或其他传染病症状不得到校。
(3)保安、门卫、保洁、食堂人员:每日自测体温,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体温≥37.3℃或有其他传染病症状不得到校。
3.每日进行晨、午、晚检
按相关操作流程每日严格、规范进行体温测量测,对体温异常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学校晨午晚检专项工作台账。明确师生入校路线、严格落实红外线检测、应急检测等操作流程。
? 晨检 7:30 — 8:15 (第一关:学校门口,第二关班级门口)
? 午检 13:00—13:30 (班内进行;回家就餐的入校时测温)
? 晚检 16:00—16:30 (班内进行)
? 教师晚检17:00,在办公室进行。
师生入校路线图:预检处(大门口)---东楼梯口、主楼梯口---班级各楼层(详见示意图)
(二)科学设置一日流程,无缝衔接。
我校返校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析我校学生人数、校舍面积、教职员工等实际情况,召开“返校工作准备会”,科学研判评估,根据“错时、错峰、错区域”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各时间节点的专项方案,形成学校教学活动时间、路径流程图,统筹做好每日流程设置。(负责人: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教学实施组)
1.合理分工,保证晨检流程顺畅
返校后学校在每日将安排护导干部、卫生老师、护导教师、3名保安门卫等,在门口进行晨检,询问师生身体情况,进行体温检测。如果遇到门口学生人数增多出现聚集情况,在岗干部教师各司其职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当日护导干部担任总指挥,卫生老师和3名护导教师继续换用多把额温仪来测量体温。筛查过程中如发现发烧、咳嗽、胸闷的师生员工,应严禁其入校,迅速带至临时隔离区及临时留观点,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及时处置。学生分列站好队等待入校,门卫、保安有序组织学生家长志愿者共同协助维持校门口秩序,负责疏散校门口的家长,避免学校门口出现混乱场面。根据学生聚集情况,由护导干部通知其他干部共同参与护导工作,并加派其他党团员教师参与到维持秩序工作中。
对外来人员学校进行体温检测消毒,先进行扫码认证,没有健康码的进行实名登记。建立师生外出审批制度并严格实施,实行封闭式管理。
临时隔离区及临时留观点:设在学校正门北侧空地处,用隔离带、锥形帽进行围挡形成3*3米的临时隔离区,当学生出现晨检体温异常时,均由一名护导教师马上将其安置到临时隔离区及临时留观点等候,按相关程序进行上报及处置。
2.错时安排,合理调整作息时间
一是合理安排课间学生如厕时间,每楼层的班级分班级、分时段如厕,避免聚集。
二是错时错场地落实户外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上午分为两个时间段错峰开展大课间活动。10:00-10:20:2、4、6年级安排2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1、3、5年级做眼操,第三节课调整为10:20——11:00;11:00——11:20:1、3、5年级安排20分钟大课间活动,2、4、6年级做眼操。每次大课间活动为3个级部参与,合理科学组织设计大课间活动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学校特色足球、篮球操,坚持跳绳、武术等项目,激发学生兴趣,锻炼体能技能。确保人人参与,分级部划分指定场地开展活动,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学校每块活动场地避免学生过于聚集(大操场—3-6年级错时使用、前院1.1、1.2、1.3,2.1、2.2错时使用、小篮球场1.4、1.5,1.6、2.3、2.4、2.5错时使用、笼式网球场--备用场地,共四个区域均可使用)。周密组织体育活动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由教导处安排在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分班级划分指定场地开展体育活动,时间约为40分钟。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开展体质监测项目活动和特色项目活动。
三是错时安排学生就餐时间,5年级11:20开始进入餐厅就餐,提前吃饭,原第四节课时间调至12:40-13:20,其他年级就餐时间不变。
四是调整下午上课时间,实现错时放学,学生分批离校。低年级12:00中午放学,下午15:40放学,中年级12:00中午放学,15:50下午放学;高年级11:20中午放学,15:55下午放学。
3.做好开学第一课的准备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做好开学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维护全体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教育教学秩序。
根据工作要求,青岛香港路小学将继续坚持打造“有责任、有活力、有品位的幸福校园”的办学目标,将防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以责任和品位激发学生幸福成长之活力,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引领,做好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组织全体师生上好“五育并举 ‘三有’同行”返校第一课。
(三)做好返校防控措施前置化管理。
1.以三个规范为重点,合理统筹各项工作。
制定教职工分级全员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以网络培训或发送图文材料等方式对全校教职工、学生进行疫情方面的全员培训和疫情知识宣教。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要求,通过网络智慧答题方式在线测查教师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不断根据疫情的新形势部署新任务,将新的学习内容推送给全体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防控能力,为顺利返校做好充足准备。
一是规范控制学生活动空间与时间。我校召开返校准备会有效统筹学生在入校检测、课间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下课洗手、午间就餐、放学等方面的活动空间,拉大学生间距离,划定活动范围,能有效避免人群密集交叉,确保活动秩序,做到“一班一案”,根据时间节点、场地划分,能有效地询查学生当日的行动路线。(负责人: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爱国卫生组、教学实施组)
二是规范、指导学生防疫洁净工作。指导学生规范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等自身洁净行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洗手工作,清查了学校配备的水龙头是否充足,经过前期摸排,按照每40人一个水龙头的标准,我校符合配备标准。返校后,学校将将加大学生卫生防疫培训,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后、如厕后、眼操前、午餐前、打扫卫生后等时间节点规范洗手,指导正确佩戴口罩,了解如何集中收集废弃口罩,录制微课或召开班会进行培训指导,学校为每班配备免洗消毒液,同时各班指导学生每人自带手绢,指导废弃口罩收集等。(负责人:疫情防控组、新闻宣传组、物资保障组、教师队伍建设组、爱国卫生组)
三是规范做好消毒通风措施。严格落实开学后日常通风和消毒制度并做好记录。教室、专用教室及室内公共场所定时开窗通风,温暖天气全天通风,寒冷天气在课间活动、上操、体育课等学生不在教室的时间进行开窗通风,每个课间都通风。保证每节课间通风,每天4次30分钟通风,厕所全天通风、餐厅形成对流通风。做好公用设施,特别是与学生密切接触设施如:课桌椅、水龙头、楼梯扶手、门把手、卫生用具等的预防性消毒。学生离校后进行校园内每天的彻底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按消毒液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彻底消毒。(负责人: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爱国卫生组)
2.做好三级培训,做到科学防控的应知应会。
一是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防控能力。班主任是班级防控第一责任人,返校前学校将对班主任做好专题培训,强调做好每日排查、因病缺课追踪、卫生习惯培养、课间管理、教室消毒通风等工作,确保及时上传学生信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二是以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为重点加强全员培训。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一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持续有效地对教师进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做到全覆盖、零死角,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疫情防控能力;二是针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规定,每名任课教师通过学习反思,要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掌握,为返校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每位任课教师要掌握课堂学生的观察与管理技能,规范掌握应急突发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流程;四是向每位教师推送个人防护、处室日常消毒、开窗通风、消毒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常识,提高教师的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对防疫期间学校管理指南进行培训,将学校的返校方案及时传达给每位教师,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从上学入校路线、监测流程、卫生防疫流程、学生错时上课、划分错时活动区域、错时用餐、错时洗手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培训学习,从而使学校各项返校工作措施有效落地。
三是门卫、安保、保洁人员及餐厅人员培训。认真及时做好门卫、安保、保洁人员及食堂人员培训。进行上述人员每日摸排登记,从行程、出行方式、居住地等方面进行摸排,掌握上述人员的基本活动情况。根据员工身体健康状况,保证上述人员以健康的身体给学校提供服务。根据门卫、保安岗位职责掌握人员进出校园流程,严把校门关;根据保洁岗位职责,严格进行校园内防疫消毒、保洁,严把消毒关;根据食堂员工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食堂相关操作流程,认真学习防疫知识,严把入口关。
(负责人:疫情防控组、新闻宣传组、教师队伍建设组)
3.做好模拟演练及桌面推演,增强实战效能。
学校结合校情加强教职员工的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培训,返校前完成全要素、全场景模拟演练和桌面推演,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能够熟练、规范、流畅处置一切应急场景。通过宣传、培训、预演等方式,做到熟知防控标准,干部、班主任、护导教师明确岗位职责。
学校联合香港中路派出所、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交警宁夏路中队、东部市立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市场监管局香港中路管理所等部门,组织教职工开展防控模拟演练,进行入校分流、突发状况、食堂就餐等主题演练,重点演练出现疫情时的解决办法。
(负责人:疫情防控组、新闻宣传组、教师队伍建设组)
4.做好科学疏导,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秩序。
积极协调交警宁夏路中队派驻交警到学校周边道路协助疏导交通。协调香港中路派出所派驻警察到校门口协助维持秩序安全,做到学生放学后尽快、及时离开学校及周边区域。(负责人: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
(四)做好返校后勤保障工作
1.加强防控物资管理。
积极筹措准备防疫物资,先后采购一次性口罩、3M口罩、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酒精、喷壶、喷雾器、长袖乳胶手套等防疫用品。并对以上物品登记、入库,建立台账和发放明细。并对上述物品设立专门的存放地点,按照相关要求分别存放。(负责人: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
2.严格食堂食品安全操作。
根据区教育保障中心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严格落实食堂人员管理、进货查验、清洗消毒、加工操作、就餐管理等工作要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新学期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并对食堂进行全面摸排检查。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学期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计划,针对疫情防控组织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落实食品安全进课堂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对师生和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负责人: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
3.科学做好学生就餐管理。
加强就餐区域的清洁通风和消毒,学校初步确定将餐厅所有门窗打开,保证通风,根据需要假装换气扇。督促师生餐前洗手,就餐过程中不交流。分年级分时段就餐,按单排单向就座,最大程度减少师生高密度聚集的时间。教师错时就餐,或者办公室就餐。(负责人: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
(五)做好家校协同工作
学校按照班级具体情况,召开班主任工作会,加强家校协同性工作的推进,通过借助网络家长会、微信群等沟通形式,使家长理解学校工作,支持防疫期间的相关措施的落实,使家长明确职责,发动家长与学校一起落实防控责任,适当家长吸收志愿者,协同做好家校相关工作。
青岛香港路小学
202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