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以通过交谈、看电视或旅游来获得,但最深入、最经常的途径是读书。
我和孩子平时交流最多的是读书,节假日一有时间我就带她去书城,大约从2岁多就开始了。买书的时候,我总是找一些优秀的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名著,让孩子一次只能挑选一两本书,一至两个星期之内看过完后再到书城去买新书。这样一年下来就看了不少书,在无形中也认识了不少字。一直到现在我还是这样给孩子买新书,我认为,大人不能因为没有时间而一次给孩子买太多的书,书太多了,孩子会有一种急不可耐地想把所有的书读完的感觉,这样看书的效果只能是囫囵吞枣不能细嚼慢咽,更不能去思考书上的问题,认真看书上优美的文字。除了家中有书,有时也会到公共图书馆借书。
最初,都是我和孩子一起看书,我给她讲故事,我讲她听,后来她讲我听,慢慢地一点一点直到现在,我逐渐放手让她自己看书,看完之后,她会主动地把书上的内容以及她的感受都会讲给我听。如果是我看过的书我也会发表我的评论,同时给她鼓励和赞赏。孩子会很高兴,愿意跟我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值得一提的是,班级里有图书角可以让孩子随时阅览,大大提高了孩子读书的兴趣,作为家长从心里感到高兴。
童话类书籍在孩子的幼儿阶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丰富了她的想象力,培养了她基本的是非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以童话为主读课外读物,是一种重复,弊大于利。应当及时提供新的精神食粮。这种新的精神食粮,主要来自优秀的中国文化和优秀的西方文化。今年,我在网上给她订购的书以获奖书为主,其中还有她喜欢的一些当代文学作家写的书,如:马小跳系列等。尽量不让她上网上去阅读,不利于养成真正地阅读习惯。
记得在一本英文译文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从小就学会爱读书,那么你会永远保持读书的习惯,但如果你没有这种好运气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你就会认为读书是件讨厌的事。”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善于思考、思路开阔、博学多闻的人,那么从现在起就开始养成阅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