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出生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欢乐,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就是父母的一切。但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诸多的问题摆在每一个父母的面前,如何教育孩子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下面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父母要以身作则。如何使孩子从小开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不断地在知识品德方面得到升华,一直是所有父母追求的目标。我认为,教子首先要做到自己在文化素养、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等方面不断地提升进步。试想,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又要求孩子呢?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的将来打下深深的烙印,家长的言语行为做事的态度,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模式。我们为了教子,首先要努力提升自己,从各个方面超越现在的自己,在教子的过程中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要敢于放手,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许多家长什么事都代替孩子做,不愿让孩子做这样做那样,怕孩子累着。其实,我认为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只要放开手,相信孩子,他们会走得更好。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是陈旧落后的思想对家长的影响。其次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不开手,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家长“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孩子胆小怕事,生怕越雷池一步。记住,放开手,孩子会走的更好。
德是重中之重,是教育的首位。“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独生子女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风景。孩子的成长,牵动着万千父母的心。许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可以说不惜一切代价,但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由于是独生,往往容易成为家庭中的天之骄子,过份溺爱和迁就,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的毛病。由于没有兄弟姊妹分享父母的爱,没人和他分争食物和玩具,容易形成独霸、自私和孤独的性格。由于长辈代替、保护过多,容易忽视劳动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差。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其娇惯纵容,自吞酸涩苦果,不如及早让孩子学会认错,学会宽容,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尊重别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切莫对恶小视而不见,哪怕错误再小,也要严厉地道一声:“孩子,你必须认错!”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孩子一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付诸行动。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要从小抓起,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要从第一时间、第一印象抓起,做父母的、老师的就要给予孩子准确的信息,这样孩子从小就会养成正确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注重榜样作用,以身立教,以行导行。家庭教育态度要一致,防止培养的盲目性,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接受的方式去培养,严格、反复的训练,同时要避免唠叨,不挖苦,以理服人,和孩子讲道理。
要有恒心和毅力。培养孩子成才,是每个做家长的愿望,但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也绝非仅凭家长的主观愿望所能达到的,只有培养孩子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作为家长要舍得花时间,下力气,有信心,才能把培养孩子的工作做的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