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父母课堂》我的课堂

发表时间:2012-04-27 阅读次数:988 
    迷茫、焦虑、矛盾,从儿子上学后,这几个词语就时常伴随着我。孩子的行为举止,学习和健康,直接牵扯着我身体机能里的所有神经系统。相应的,当我的心绪产生波动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妈妈,看似简单的称谓,却是天底下最艰难的职业。都说妈妈是人生启蒙的第一导师,什么样的妈妈才能称为启蒙的第一导师呢?我内心是如此的渴望有这样的学校能让我进修,可以对我进行指导,能在我的心里点亮一盏启明灯,化解我对孩子教育的迷茫与焦虑。
    与《父母课堂》的结缘还因家长会上老师的一句话。虽然儿子之前拿回许多期《父母课堂》,可我从未关注过。我以为这和市面上的其他同类杂志应该没有什么不同,大部分都是华而不实,让人失望。所以《父母课堂》在家里一直被我束之高阁。而老师在家长会讲到这期杂志里有关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小文章,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怀着雀跃的心情回到家,找到了落满灰尘的《父母课堂》,开始了我的心灵之旅。
    从“亲子加油站”到“家校频道”,从“教子良方”到“孩子心声”,几乎每一篇文章里所呈现的问题都是我教育孩子束手无策的问题,这本书仿佛就    像为我量身定做一般,我一口气读完了家里所有的积存,顿时——我有了方向,不再迷茫。
    没错,一把钥匙打不开所有的锁,看似那些成功的教育案例不一定适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我们需要的是汲取成功教育的精华。在访谈教育局副局长孙爱军时,他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不管是“虎妈”还是“猫爸”,他们的教育虽然成功,却未必适用于我。孙云晓,刘墉等一位位大师的迷津指点,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催泪篇章,每一篇都是那么的耐人寻味,都能引起我的共鸣。
    切身的体会告诉我,《父母课堂》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课堂,她是所有家长们的课堂。如何鼓励,如何惩罚,如何沟通,如何交流,从孩子的生理到心理,从家长的说话艺术到以身作则,期间我学习到了很多很多。《父母课堂》的诞生,让我彻底摆脱了混沌的状态感到清明。
青岛市市南区莱芜一路小学
           学生:张真明
         家长:杜娟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