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体育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6-08阅读次数:1152
表象训练与常规教学结合的尝试
     提要:体操教学中运用“观察——尝试——表述”法“表象练习法”,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养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协调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现代体育运动科学明确指出,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不仅是对外部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是对智力活动的训练过程。智力活动对动作技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技术动作越复杂,其调节作用就越大。在体操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技术动作掌握不好,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肌肉动作本身,而在于智力活动水平不高,如缺乏必要的思考力,敏捷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注意力。因此,不解决这些心理素质问题,单靠重复肌肉的练习次数,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本人在加强“三基”教学的同时,运用新的智力训练方法,强调知觉,表象和思维在动作技能中的作用,启发、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自由思考、想象。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促进了智力本身的发展。
二.   实验方法和过程
      (二)A.1实验对象:本校6 .3。6.4班,每班男女生各30人,总共120人。以3班为实验班,4班为对照班,两班教材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相同。实验前我对两个班进行专项素质测试(见表一)检验结果(P>0.05)无显著差异。
   2.实验方法和过程:对照采用传统式教学法,即接受法,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学生掌握动作。实验班采用了“动作智能训练法。”其具体做法是:“观察——尝试——表述”法。初学动作时,教师常规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初步建立整体视觉形象,在教师的保护帮助下,每人尝试一次练习,比较教师的示范和自己试做的体验,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提出动作要领:在改进提高动作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示范或同伴练习,尝试改进动作,师生或同伴之间可交流完成动作的肌肉感觉,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动作,在巩固自动化阶段,着重训练学生用言语表述动作,练习后教师提问或同伴间交流动作中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其移动的幅度和速度,肌肉用力的部位,时机和方向等情况的感觉。
     (二)表象练习法,在练习间隙或休息时,让学生回忆想象刚才的练习动作形象或已学过动作形象,使动作关键环节在表象中再现出来,以便根据作表象改进练习,在回忆默念中,教师用语言提示,诱导学生进行表象练习。每次根据内容的不同,决定表象练习时间,一般五分钟左右为宜,在技术检查或测验时,让学生回想正确动作表象,想好后再做。表象练习应注意:
     1.表象练习程序:(1)停止练习小休后,要盘坐或半蹲、双目微闭,意念集中;(2)抓住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想象;(3)加强
表1.专项素质测试对照表
 
实验班(3)N=60
对照班(4)N=60
P
仰卧悬垂臂屈伸X
41
42
 
仰卧悬垂两腿交换上举X
30
29
 
靠墙倒立X
5秒
5秒
〉0.05
仰卧起坐X
40次/分
41次/分
 
纵叉X
10厘米
11厘米
 
 
表2.  各项动作教学测验结果对照表
        
               分值
         
               人数
动作     班别
9
8
7
6

X2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技巧
侧手翻
实验班
对照班
12
8
20
13.3
22
14
36.7
23.3
18
22
30
36.7
8
16
13.3
26.7
5.64
技巧
前滚翻
实验班
对照班
28
20
46.7
33.3
18
12
30
20
14
24
23.3
40
0
4
0
6.7
9.14
单杠:跳上前翻下
实验班
对照班
22
16
36.7
26.7
28
28
46.7
46.7
8
10
13.3
16.7
2
6
3
10
3.16
山羊:分腿腾越
实验班
对照班
20
14
33.3
23
28
16
46.7
26.7
10
22
16.7
36.7
2
8
3
13.3
12.40
  ★P<0.05    自由度df=(4-1)(2-1)=3
  查X2表     X2 0.05=7.815
正确技术想象或正误技术对比想象;(4)联系动作内容节奏进行系统想象。
2.表象练习时机;(1)一般在准备活动后动作练习前或基本部分前中期进行;(2)利用技术讲解时机;(9)抓住模仿练习和课堂提问时机;(4)结合技术分析时机。
3.表象练习安排:(1)要有计划地结合教学进度进行;(2)表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产生厌倦情绪;(3)未练习过的动作不做表象练习,否则是错误练习;(4)表象练习和实际练习交替进行,课上课下相结合。
最后对专项素质技术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三)实验时间:1999年4月——2000年6月。
三.   实验结果.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动作概念形成较快,完成动作人数及动作质量比对照班都有明显提高。(见表2)
     由表2知,实验班各项动作测验9分以上者,各占总人数的20%,46.7%,36.7%,33.3%均超过20%以上,而对照班9分以上者各为13.3%,33.3%,26.7%,23%均在33.3%以下,且6分以下者平均就占14.17%,实验班仅占4.8%,经X2检验,两班成绩均达显著水平。其中前滚翻X2 =9.14和山羊X2 =12.40均大于7.815有特别显著的差异。
     四.分析与讨论.
     实验取得良好效果,说明采用智能培养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1.“观察——尝试——表述”法,以形成运动知识,技术的心理过程来讲,都要经历从整体视觉形象为主,到分解的视觉形象和动觉形象为主,再到概括的运动形象为主的三个主要阶段。观察(获得感性材料)就是要求学生有目的,主动地观摩教师示范或同伴练习,聆听教师对动作细节的分析。通过系统,周密精确的观察,在大脑中形成“整体的视觉动作形象。”此阶段视觉起着主导作用;在尝试(形成表象)动作时,重现头脑中感知的动作形象,并以此模仿复制教师的示范。模仿可使大脑皮层中视听分析器官与运动分析器官之间以及运动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与运动细跑之间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得以建立与巩固,此阶段教师提供的直观教具或示范的准确性、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动作表象形成的清晰度,在表述(形成概念)动作时,尽可能引导学生用口头言语表述,特别是运用自己的内部言语“默念”引起表象。以提高表象的清晰度,加速动作概念的形成与巩固,促进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自我表述对培养智力技能很重要:(1)言语的自我表述,使自己的经验补充了运动知觉,加深了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易掌握动作要领;(2)在自我表述的言语调节下,动作模糊感觉会变得明朗,使错误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3)自我表述的训练,使肌肉运动知觉在脑中处于优势地位,它必将导致技术动作的改进和提高;(4)自我表述的训练,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第二信号系统的机能,促进了动作智能的发展。
     “观察——尝试——表述”法也体现了“直观性”和“自觉积极性”的教学原则。观察(看听)是直观教学过程,尝试(练)是实践过程,表述(想说)是思维想象过程。因此,这种方法将看、听、练、想说有机地统一与体操教学之中。观察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定向,尝试则激发了学习兴趣,引起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表述使练习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明确了练习的目的和任务,激发了练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
     2.表象练习法,主要是通过回忆动作表象,来训练学生的心理机能,从而促进技术动作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实现体脑合二为一的最佳方式之一,有助于大脑潜力的开发。表象练习也称为“意练”其生理学依据是:默想一遍技术动作,亦是一种练习的重复,使得皮层中枢的暂时神经联系再次“接通”,它是建立动作技能的强化活动。如初学山羊分腿腾越的动作时,实验班学生大部分在推山羊的瞬间出现明显的推手不够快,我采用以视觉表象练习为主的表象练习,让学生停止练习,转而回忆教师的示范,图片或录象等。回忆中,提示几个辅助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好动作。如:(1)俯撑蹬地屈髋成分腿立撑,推手成分腿站立,两臂斜上举。(2)几步助跑、起跳两手支撑器械,提腰、屈髋、分腿、推手回落。以上几个练习,伴以语言提示。再通过心理练习,学生很快纠正了上述错误。因为在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视觉感知处于优势地位,而动作感受性差,动作感知模糊,主要靠视觉判断动作的正误来模仿练习,所以采用视觉表象练习效果较佳。在改进提高动作阶段,视觉控制作用减弱,而动觉以肌肉运动感觉的控制能力增强,这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正确肌肉感觉,进行动觉表象练习。为使学生默念有据,将山羊分腿腾越概括为(1)起跳臂前摆。(2)顶肩快推手。(3)空中要挺身。(4)落地要站稳。最后将个人练习的体会,包括肌肉感觉向同志们谈一谈,这样不仅有利于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 小结
      体操教学运用“观察——尝试——表述”法和表象练习法,有助于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动作智能。此方法激发了练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养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协调发展。
 
 
                                            青岛市嘉峪关学校  梁勇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