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词,会写、识记“槐、顿、蒜”。积累ABB形式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3、 学习从不同角度、用整齐的句式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槐乡五月》这篇课文。请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槐乡五月。齐读课题。课件出示,“槐”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个生字,说一说把这个字写正确要注意什么?看,我们可以把撇折点想象成美丽的槐花。没有了槐花,槐树就不美了,所以,大家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不能把“撇折点”丢掉了。请认真的把这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一看:课文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检查生字认读
出示第一组词:同桌相互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词语会读了吗?下面呀老师要加大难度来考考大家:出示一段话。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谁会读这段话?这句话中有一个最难读的词,你读对了(你读得不准确)。你再来读一读,“风打的旋儿”,二声、儿化,你都读准了,真了不起。齐读。
看这个词,“香喷喷”,谁来读?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里面还有一些这种形式的词,你能找到吗?原来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可以把同一类的词放在一起进行积累。
“香喷喷”写出了槐花饭浓郁的香味,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语写出了槐花饭的香味?
“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你能读出它们之间的变化吗?谁来读?谁还想读读?
过渡:词语都会读了,这个句子你一定会读。谁来读读?刚才读句子没难住大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生字。
出示:“蒜”,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老师想到了一个小儿歌可以帮助同学们记住这个字,二小二小头上长草。伸出手一起写一写这个字吧。
出示:“顿”,把这个字写正确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屯在做偏旁的时候,竖弯钩要边成竖提。请大家认真地把这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3、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作者看到的美丽的槐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看、尝、闻、戏。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看槐花、尝槐花、闻槐花、戏槐花四个方面写出了洋槐开花时槐乡的情景。
三、精读感悟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内容,画出相应的句子,想一想你喜欢的原因。
交流,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师相机评价。
刚才很多同学都读到了这一句,出示: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能说说喜欢这句话的理由吗?真不错,你发现了文中打比方的写法。
看到 “抱在一起”有的槐花,作者把它比作了——玉雕的圆球;看到“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的槐花,把它比作了——“维吾乐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看,出示4幅图,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槐花,能读读这个句子吗?巧妙的打比方写出了槐花不同形态的美。
作者是在同一角度观察到的槐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对呀!为了展现槐花的美作者从远处和近处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描写,让我们大饱眼福。(板书:不同角度)
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读远处和近处的槐花吧。还有哪组同学想读一读?
过渡:作者从远处和近处(板:远、近)两个不同角度描写了槐花的美,多么巧妙啊!刚才还有同学喜欢描写洋槐盛开热闹景象的句子,作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写,你能找到吗?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作者不仅写了勤劳的小蜜蜂,还写了快乐的孩子们,(板:蜜蜂、孩子)从不同角度,将槐乡热闹的情景表现了出来。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读小蜜蜂和孩子们的部分吧。
师:读得可真快乐,你们发现没有,这两句话很有特点,老师把它们这么一排列,就像是——一首小诗。
课件出示小诗,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白生生和喜盈盈是结构相同,在这里相互对应。在这首小诗里,还有哪些词语是相互对应的?自己说一说。
小结:作者不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而且用整齐的句式对槐乡热闹的场面进行了描写,这诗一样的语言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怪不得同学们喜欢这一句。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描写小蜜蜂和孩子们的部分,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刚才呀,同学们还喜欢这两处句子。(出示句子。)作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描写,你能找到吗?请用三角号在书上标注。
交流一:槐花饭好吃,作者从吃咸的和吃甜的两个角度进行了描写。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读吧。
交流二:戏槐花,从小姑娘和小小子两个角度进行了描写。请男女生分组读一读这段话吧。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的快乐所感染了,我们配上音乐再来读一读吧。
写话:整篇文章,作者从看槐花、尝槐花、闻槐花、戏槐花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五月的槐乡进行了描写。在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写出了小朋友走进槐乡时的情景。想一想:还有谁会走进槐乡?会是怎么样情景呢?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从不同角度描写的方法写一写吧!
配乐,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交流。(你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写,让我感受到了 )
过渡:同学们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描写,可以看出,无论是谁走进槐乡,都会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惊喜。
同样,对于槐乡的孩子来说,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香喷喷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最后,让我们由衷地赞叹(引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