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怎样合理进行整理和复习
课题来源:对即将毕业的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梳理,使之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后继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怎样合理科学进行整理和复习是我本学期教科研的内容。
本人在课题中承担角色:主要研究人员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明确每部分的复习内容和每节课的复习内容。
2.通过研究,依据不同复习内容确定不同的复习的形式。
3.通过研究,确定不同内容的复习课的结构。
4.通过研究,总结学生的复习方法,将学生的复习方法更好地与中学衔接。。
5.通过研究,明确不同内容的不同复习过程。
研究内容和过程:
1.通过整理复习,使分散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络。
从整体上将总复习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知识与技能”部分又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化为几个板块,如“空间与图形”领域分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两个板块;在每个板块里又设置了“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应用与反思”三个部分。这样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回顾与整理”部分,重在引导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我们学过哪些数”、“这些数有什么联系”等。“讨论与交流”部分,提供了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我们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等。“应用与反思”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测,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3.用深刻、典型的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综合复习知识。
教材中的探究性问题,如:“怎样选择下面的材料制作一个水桶?有几种方案?你是怎么想的?”该问题包含了长方体、圆柱的认识及面积的相关知识,仅以一题就包含了对这些知识的回顾。同时,问题的新颖性也激发了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探究中完成对知识的综合复习。
4.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凸显数学思维的严谨与周密。
可在复习时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流程图,一方面展现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凸显了数学思维的严谨与周密。如:
估算
3.80≈4
190≈200
4×200=800 |
4.对小学阶段学习策略与方法等进行回顾与整理。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本单元不仅注重对知识进行全面地整理,同时对学习数学的一些策略与方法进行了回顾,并加以整理,使之对形成学生基本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启发作用。如,回顾长方体体积、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知识的学习过程,整理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框图,即:
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寻找方法——归纳结论——解决问题、解释应用——产生新问题。
此框图小学生可能不会记忆,暂时也不不能深刻体会,却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他们会逐步理解,并自觉地运用到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过程中,这对学生的终生都是有用的。
5.赋予练习题以多个功能。
总复习中的题目不但具有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提升的作用。比如很多题目的后面都配有同学们对该题的交流与思考,意图是引起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反思。这就为我们教学时充分挖掘习题的功能提供了导向。
6.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实施科学的复习指导。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无论是体例结构、呈现方式、内容安排还是练习的设计都体现创新的思想。因此,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与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弄清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的复习方法,使总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结合实际制订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教材中虽然对整理与复习做了较系统的安排,但是由于各校各班的基础不同,教学前还应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制订本班的具体复习计划。制订计划时,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的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编排,拟定复习的顺序、重点、方法、课时分配。
8.在自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行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是把已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整理,因此,复习时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互相补充,逐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使之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使学生感到通过整理和复习在知识理解与应用等方面有收获、有提高,增强复习的自觉性。
9.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培养综合能力。
由于总复习所探究的问题具有典型性与综合性,因此复习时,要充分挖掘其功能,对复习的知识进行适当地拓宽,打通知识的脉络,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复习数的运算知识时,对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一起来回顾,寻找他们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正确率及灵活性。
10.抓住重点,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把小学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回顾与整理,内容很多,但是时间比较少,这就要注意抓住重点,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复习效率。对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重、难点及薄弱环节,应着重加以复习,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的知识就可以适当简略,以节省教学时间。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复习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部分拓展性的补充题,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着重帮助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预期成果:对小学阶段的整理复习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对复习过程和方式有新的探索,将学生的复习方法更好地与中学衔接。
研究结论:小学阶段的整理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整理复习,还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整理复习。复习过程应根据复习内容有不同的展现,但都应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放手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复习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同时,教师应将复习内容以灵活的形式,上升思考难度,使学生在复习时,既能得到巩固,也有新的收获。结合初小衔接,复习时教师应侧重于计算和方程的复习,为学生的初中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