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纪建伟观察王宝秋报告

发表时间:2012-05-31 阅读次数:707 
   课堂观察分析:
   在观察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很强,学生们都主动参与到了课堂之中。王老师的两次导入,都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再转换成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接着让学生在操作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的体征并发现平行四边形高的有关知识。学生在测量和画图中对比,讨论,交流,充分参与并感受探究的过程。
   课堂上共提出6个需要集体回答的问题,其中指向性强的4个,有效性达到80%。主要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等。指向性弱的问题有一个,即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中没有想到“平行”。
需要举手回答的问题5个,指向性及有效性皆为90%。如在平行四边形高的学习中,王老师问:工人想从一边走到另一边,怎样走最近?学生回答是两条边之间的垂线段。学生的回答语言比较规范,与老师问题的指向性完全一致,促进了学习目标达成度的高效性。
   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和学具,通过王老师的语言引导,在测量后,通过合作得到结论。但是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个别孩子没有参与到探究中,只是做一个旁观者。在本节课中,只有70%左右的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整个讨论过程,个别学生只顾玩学具。
   王老师这节课对于知识探究,有具体到抽象,有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想、看、操作、研讨、争论、概括等形式,步步深入,紧扣主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了积极主动地探究氛围,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之中,提高了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