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发表时间:2011-03-22 阅读次数:420

2015年八成幼儿园姓“公”

    与《山东纲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相比,《青岛纲要》提及的办园宗旨为“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可见我市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决心更大。 《青岛纲要》提出将实施学前教育普惠项目,2015年,城乡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占幼儿园和在园幼儿总数的80%,这比《山东纲要》所提的2020年提前了5年。

    对于青岛市2411所幼儿园中,政府财政拨款仅为21所的现状而言,《青岛纲要》中所谋划的学前教育前景着实令人憧憬。 《纲要》提出,将实验类幼儿园纳入财政拨款范围,列入机构编制管理的自收自支幼儿园纳入财政补贴范围,逐步将现有一批镇(街)中心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我市13所实验类幼儿园将受益其中。

    《纲要》还提出,“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资金补助、减免规费、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以区(市)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全市适龄儿童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问题。在公共资源短缺的城区和农村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撤点并校的富余校舍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 ”

    此外,《纲要》还底气十足地将数字目标写入学前教育规划中。诸如,保障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2012年前保证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保险等项待遇按不低于70%的比例列入区(市)、镇(街)财政预算,由区(市)政府统筹发放;2015年前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保险等经费渠道、发放标准和发放办法;2015年镇(街)公办幼儿园公办教师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50%,每所农村独立幼儿园和附设幼儿班至少有一名公办幼儿教师,2020年前尽快按规定配齐公办幼儿教师;2015年全市城乡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标准,2017年前全部达到省定标准。

2015年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0%

    “2012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7%,之后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20%。 ”《青岛纲要》中的寥寥数语,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是最大亮点。相较于深圳、宁波15%的比例,青岛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在单列市中几乎是最高的。

    针对此前学前教育投入欠缺,《青岛纲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成本的投入机制,制定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明确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未来三年须有明显提高。 2013年前各区(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支出的比例达到5%以上,不举办高中的区达到10%。 ”

2014年中高等职教提前畅通

    此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间的“立交桥”曾被提及。《青岛纲要》提出,“2014年前,建成中高职统筹,集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园区”,统筹规划中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确定合理的结构和规模,以提升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时下,中等职业教育备受冷落源自学生出口不畅,倘若中高职教育畅通,不难想见中职教育的繁荣景象。

    为此,我市将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和岗位规范,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的衔接贯通。针对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纲要》在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方面提出,“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适度扩大三二连读和五年制高职的招生计划,实行高职对口招生注册入学制度和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读高等职业院校的比例。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学费政策。 ”

2020年高等教育率先普及化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国际上通用的城市教育水平衡量标准,即当年所有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至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属于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15%至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由此不难看出,《青岛纲要》所提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的目标早已在普及化之列,较之《国家纲要》的40%、《山东纲要》的50%,可谓向前迈了一大步。

    为此,我市将加强对高校的统筹协调和服务,统筹利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按照加大投入、分类指导、提升质量、合作共赢的思路,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建成若干重点学科群,推进重点学科与各类科研资源、人力培养资源的集成融合,促进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

2020年高中每班40人以内

    《青岛纲要》再次将高中班额上限明确提出,“采取有力措施,2015年前将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40人以内。 ”这将为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宽阔的空间。

    据悉,我市将以海洋文化积淀和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为指导,开展蓝色海洋教育实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将主要探索适应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的蓝色海洋教育特色,打造教育新品牌;培育学生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和海洋国土意识、环保低碳生活观念;开发蓝色海洋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形成一批以海洋教育为特色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一批高校服务蓝色经济的骨干专业和一流学科、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