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多一点宽容
观看了《班主任的每一天——有容乃大》这一案例及专家的分析,让我感触很深。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教师在无需费多大的口舌和周折下,以人格的力量,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记得有一天下午,班上一名男生眼泪汪汪地来到办公室,告诉我,他放在书包里的10元钱不见了。我仔细地询问了情况,经过我的分析猜测,这10元钱很可能是周围的学生拿的。随后就有学生向我报告,说坐在这个男生后面的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期间,到过教室里。经过调查,疑点落到了这位女学生身上。这位女学生向来表现很好,怎么会这样?我十分气恼,真想厉声责问她,但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放学后,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柔声地问:“你知道男生A丢钱的事?”她站着说:“不知道。”可刚回答完,我就发现她的脸霎地变红了,我又继续说:“既然我把你留下来,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过有一点,老师向你保证,今天咱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她把头低下来,变得更加不自在。沉默了几分钟,她终于开口了:“老师,你真的不告诉同学们?”我点了点头。最后她哭着向我承认了。我松了一口气,拽着她的手说:“别哭了,你能知错就改,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可是,你能告诉我原因吗?”她哭得更厉害了,告诉我拿钱只想为了买吃的,并想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第二天,我让她悄悄地还了钱。自此以后,她跟我更贴心了,班里的事也抢着干。她,也再没犯过类似的错误。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平时,学生难免会犯点错误。学生要是一旦犯错误,教师就一味地训斥、责怪,甚至当面讽刺、挖苦,非但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同时,还会让学生对老师充满怨恨。这样,对学生德行的养成极不利。相反,教师要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例如可将学生悄悄拉到身边,单独与学生谈。使其找出自身的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这样,不仅给了学生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对什么不对。同时,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改正了错误,使其没有误入歧途。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只有这样,成功的教育才能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