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无为”,需要学生的“有为”来配合。没有学生的“有为”,班主任的“无为”就成了“无所作为”。要培养学生的“有为”,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自主运作机制。而班级自主运作机制的核心就是班委会,要建立一个“有为”的班委会,而不是一个“听话”的班委会。首先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即班委会成员由传统的班主任“钦定”,改变为“竞选”或“民主集中”的方式。
“民主”的前提是”公开性”和“透明度”。鉴于目前学生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相对欠缺的情况,班主任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加以引导。如:先进行有关“民主”知识的介绍,在选举前印发“班级学生情况表”。介绍情况时,应突出每位同学的优点、专长,回避个人隐私或其它不宜公开的情况,把握好公开度。同时鼓励学生自我推荐,参与竞争。全班同学再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做出选择。可采用投票方式直接选举,或经过“民主集中”确定。班委的选定宁缺勿滥,在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保留一些职位,在成熟的时候补上。班委一旦确定,要尽量保持稳定性,不可随意撤换。班干部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应以帮助、激励为主。确实必要撤换的,也要尽量采用民主协商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