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之初一直到人之老,玩儿都应贯穿全程”。在掷地有声搜狐教育名家沙龙现场,黄永松这样说。这位73岁的老顽童,和蔼谦虚、思维清晰,强调人要从小玩到老。
黄永松是《汉声》杂志创办人,被称为台湾编辑界的三大教父之一,他的“汉声童话”等陪伴了几代人。“我是一个老顽童。我今年73岁了,虽然童年条件很简陋,却自然有趣,一路玩过来。我在《汉声》杂志工作的45年,也是用玩儿的心态一直做到现在。可以说玩儿对我的童年、人生意义重大。”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和推动的黄永松,在谈到玩儿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时,从“玩”这个字开始:“繁体字的‘玩’是是一个“习”字加一个“源”字,也就是说“玩”是学习的根源。有位科学家说,“玩”是动物为未来生存技巧的预演,所有动物都一样,人也不例外。
沙龙现场黄永松先生用过去的一些影象给大家展示了他和他的孩子那个时代的玩儿,勾起了现场家长和观众的共同记忆。
黄永松(《汉声》杂志创办人、民间文化保护及推动者):来看看我的一些老照片。当年我们的生活环境很简陋,但是看出来很开心,也很有味道。孩子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做鬼脸时被我拍到了。野外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有很多创意是大人们做不到的。他们对所有的新事物都很好奇,很多能力也在大自然中培养出来,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面功课也不差,有时还会得到嘉奖。
今天我出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的柳树都开始发芽变绿了,对于孩子们的玩我想说要多关注时令的变化。有句谚语:“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四季变 化,我们的玩艺儿也不一样。大自然的变化就是我们的课本,所以不管自己玩也好,大家一起玩也好,从身边开始寻找就有丰富的乐趣。
团体游戏对孩子们的成长尤其重要,团体游戏是孩子真正参与社会活动的开始。在团体游戏中孩子们会有约定,当选定了一个项目要去玩的时候,他们会按照约定进行。团体游戏开始一定要有一个起头,通过各种猜拳的方法来开始,所有孩子分成两组,大家在各自的组里非常的努力,想争取胜利。输了心服口服,希望下次再赢,赢的自然很高兴,但是也不骄傲。男孩子还会玩骑马打仗游戏、扮战争游戏,玩完了就去烤红薯;女生往往会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还有的在农村的小广场一边晒着农货,一边跳着橡皮筋,唱着“小皮球,香蕉绿,满地开花二十一。”的歌谣。还有弹珠、滚铁环和踢毽子,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的玩具。
现在我们的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出去玩,但孩子即使在野外跌倒了、受伤了,都比在城市心灵受到创伤、情绪郁闷要好得多。随着孩子们长大,他们探索的方向越来越广,这其实很冒险的。他们会爬树、爬墙,一大群孩子在一起总是玩得很开心。【点击查看详细】

她从小淘气、会玩儿、思维活跃,毕业后却进入了严肃的教育行业。从老师到校长,她依然带着孩子们玩儿、让教育变得好玩儿。她是一名贴着地面行走的理想主义的教育者,自由、民主管理学校,极力保护学生们的天性,又能勇于面对现实难题。刘艳萍,这位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年轻掌门人,仅用一年的时间,带领一所“合并校”逆袭(由一所初中校和一所小学合并而成的十一学校一分校),两年的时间从薄弱校华丽转身。发生在这里的并非神话,但算得上是个奇迹。
用刘艳萍的话说:很多人看到一分校的变化,困扰他的不再是“十一模式是否可以复制”这个问题,而是“如何嫁接成功”。其实十一学校的系统变革均是基于对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学习规律的充分了解与尊重。因为遵循规律,所以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点击查看搜狐教育特别报道|对话刘艳萍校长:贴着地面行走的理想主义者】
刘艳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学校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玩的地方,教育是和孩子的天性合作,这是十一学校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我们的课程要求要有趣且有用。有用的课程一定要穿上有趣的外衣走向孩子,让他不拒绝。
图为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孩子们的绘画、手工艺品等。
一二年级是实施弱化学科界限、指向儿童生活的全课程,采用两位老师包班的形式。虽然是午休时间,但当我们走进一年级一个班级时,两位老师仍然在讨论教学。刚结束的一堂课教孩子们认识时间和春天。为了让孩子们真实感受,老师们指导学生做了时针能动的剪纸时钟,让孩子们自己画出每个时段的作息内容,调动生活经验认识钟表,形象有趣。而对于春天的主题,老师们把绘本、数学、音乐、舞蹈、绘画、语言创作等学习活动全部融合在春天主题下,春天不仅仅在教室外的无限春光中,也在教室里每一盆花、每一副画、每一首诗歌里。不论是教室里,还是楼道中,处处挂满学生的课程作品,每个作品背后都有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每位老师讲述起学生来,眼睛里都闪烁着兴奋光彩。
图为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孩子们在上课、玩耍。
对于3—5年级的学生,十一学校一分校的课程设置继续保持主题化,实行的是主题下的“分科+综合”课程;6—9年级,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学业发展和技能成长的多元需求,开设“分层分类”可选择的课程。除了语数外等中考学科针对孩子个性差异实施选课外,体育、艺术、技术等学科也被重新进行模块设计供学生自由选择。比如体育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同时,开设可选择的必修课程,目前有羽毛球、足球、排球、独轮车、武术、攀岩、游泳等16个模块,学生们每个学期需要在这些课程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技术学科有电子技术、机器人、微生物技术、3D打印、产品造型设计等14个模块;而艺术学科有戏剧、舞蹈、国画、书法、动漫、油画、陶艺等16个模块可以选择。
除了我们的课程,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比如每个盛夏每个年级都要搞泼水节,我们起的名字叫做“爱我!你就要泼泼我!”我记得第一年我跟每个年级都的孩子都要泼,后来我感冒20多天才好。第二年学聪明了,通过抽签决定和哪个年级玩。泼水节让师生关系更融洽,泼出的是水但收获的是愉悦的情感。“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开学典礼,我们也变成好玩的节日。去年的开学典礼我们请来了北京台主持人春妮。当天孩子们跨过方圆门,领取新护照:开学护照是十一学校一分校的传统,孩子们拿过属于自己的专属护照,让老师和伙伴在护照上为自己的幸福旅途“签证”。
每年最后一天是学校的狂欢节。孩子们会乔妆打扮迎接新年,有的扮演成“江南四大才子”,有的扮演成白雪公主,有的扮演成了“如花”。我自己扮演过哈利波特和“哆啦A梦”,拿着魔法棒,给孩子们送来十件大礼,比如给他们弄录音棚,盖游乐场等。2015年狂欢节我们把整个校园变成了“创客来袭”的盛典,把孩子在整个课程当中生成的很多有价值的产品,全部拿到市场卖,给每个孩子发“龙娃币”兑换,让孩子们知道学习是有意义、是有趣、有价值的。
学校是好玩的地方,但其实大自然才是孩子玩耍时最好的材料。昆虫、树木、泥土、水、石头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放肆想象和体验,打开他们的心灵。我们每个学期也都有将近一周的游学课程。京内游学路线近50条,京外有10多条。其实担的风险很大,但不能因噎废食,孩子们需要去体验、需要有闯荡冒险精神。【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