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浅谈小学高年级高效阅读策略研究的点滴收获

发表时间:2016-08-27 阅读次数:285
        英语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阅读也是英语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能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决定其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能否高效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阅读正是我们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遭遇的瓶颈。《新课标》指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小学阶段英语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要具备有效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就要求我们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当作提高阅读技巧的基地,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勇于进取,积极探索,通过继续学习和科研,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这一学期我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高效阅读策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积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的几种途径总结一下。

 
在研究之前,我对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故事性的文章,因此在英语教学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在尊重孩子兴趣的以故事性的为主,同时尽可能的涉及日常生活,传说、人物、文化等,在文章的体裁上应避免单一化,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选择的文章和其相应的任务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困难,否则学生会对这样的文章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达不到提高阅读技能的目的。这种有选择的阅读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寻找有效信息来完成。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训练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做很多相应的理解性选择题,大多数情况下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抹杀学生的阅读技巧或是对阅读失去兴趣,那么实际上在阅读中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提高技巧而不是单纯的测试阅读理解,同时也要尽可能多的传授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对于一堂阅读课,我们通常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基本环节: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在每个环节中安排相应的任务,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技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