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有魅力的小学教师
踏上这三尺讲台已有二十多年了,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看到做好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并不容易,做好一个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老师很难。对于我来说,要一心投入到教育的业中去。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事业,只有努力为它付出才能对得起国家给予我的这个称号。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教师生涯的成长计划首
当其冲的是做一个有魅力的小学语文教师。下面谈一下我的基本收获:
一、教师和学生要有良好的关系,用爱去呵护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让学生喜欢你这个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喜欢、关心、爱护学生,要以满腔的热情帮助每一个学生,要以真诚的态度与每个学生交往,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要变厌恶为热爱,变急躁为耐心,变冷漠为热情,变简单粗暴的训斥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诱导。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学生才会有兴趣学,我们的工作也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第二、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识渊博,尤其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要了如指掌,出口成章。这样,老师在学生心中就成了知识的象征,焉有对语文不感兴趣的道理?。当学生认可语文,觉得语文好时,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成功。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宗旨。教师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它的神圣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只讲付出而不求回报,严慈相济的无私的人文关怀。当前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教师的关爱。作为语文教师,既要正视乃至珍视学生的富有生命价值的学习活力,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怀着对错误的宽容,对学生的进步充满欣赏,以极强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完美人生。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兼顾具体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让他们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价值,满足着生命成长的需要。教学双方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在对学生进行着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转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并在其中展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境界。高雅的审美情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不只是具体的,是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教师就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发现美的情感,美的节操、美的事物、美的心灵,注意体验美的熏陶,接爱美的感染,欣赏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美,培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领略课文中的科学美要突出自然的和谐美、真理的发现美等等。优化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学的艺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语言的艺术,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给学生以享受,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要靠语言来组织和协调。语言简明得体,中心突出,切中要害。
第三、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而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把受教
育者都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对话。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善良与关爱”、“宽容与公正”、“敬业与正直”便是我致力追求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无个性必平庸。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发展积极的心态,表现真实的自我。我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教师自己就必须有个性。这种个性越突出,越明显,就越有魅力。教师应当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应当有个人的追求和理想。人格就是人的样子,是人的心态、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就是表现真实的自我----自己自觉自愿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德高方可为范。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你不能像其他科老师那样太注重授业、解惑,在授业解惑之外,你比别的老师负有更多的传道的任务。而这个“道”字,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传”,你不信的“道”你传给了学生学生也不会信。所以你必须对自己所传的“道”身体力行。不为别的,就因为你教的是语文。你不能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一位语文老师,而应该成为社会文明的传承者,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在你身上,应该让学生看到人性的光辉,看到正义的力量。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被你感染,为你吸引,跟你前行。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它是无声的号角,激励学生攀登我完善的巅峰。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革、自我完善,努力成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灵魂工程师。
四、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学高才能为师,身正为范”,小学语文老师责无旁贷。作为与学生共同参与语文学习的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唤醒学生们内心深处对于语文学习的渴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就要一有桶水。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之过矣。”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有真才实学。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寞,勤勤恳恳。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