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育之能力从何而来?

发表时间:2018-10-25 阅读次数:248

人一辈子都会有许多经历,如果没有了信仰,就会在苦恼中选择堕落,就像老舍笔下的祥子一样,成为社会可怜的多余人。我从来没有想到,世间会有许多磨难,等到真正走过,才发现,天下间,什么都会变成宝贵的财富。也许教育就是一个人储存能量的地方,我们就像夸父逐日,心底想着如何为美丽的世界带来什么,就不会那么的枯燥与无聊。

教育之能量从何处来?可能存在上千种理由,但一个人如果经受不了诱惑,就有可能让无数的理由荡然无存。教育从来不是为名利熏心的人所服务的,而是在于不断清除灵魂中的残渣,却仰望星天,坚守内在的德性。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无辜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随时都需要教育者展现智慧,倾注情感,而不是在一边戴着势利去审视一切。为什么说教育需要走民主主义道路,而不是在专制的压迫下苟延残喘?说白了,我们培养的是一个个独立性强的社会未来人,绝不是仅仅学会妥协的可怜的奴才。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希望在铁屋中呐喊,能够让民众之灵魂得到觉醒,而不是永远生活在奴隶的时代。

上天生人,没有厚此薄彼,而是在时间平等的状态下,看每个人到底有没有在有限的生命中拓展厚度与宽度,而不是无聊地打发美好时光。如果人人都会自我教育,又怎么会有许多社会问题呢?教育之能量取决于内心的追求,不要简单的认为是学校之教育,我们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贵在需要什么样的目标,所谓大境界决定了大作为,尽管会被世人误解,但只要一路向前,从来不会缺乏鲜花与掌声。

教育之能量,带来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如果没有教育之存在,人类恐怕会永远处于野蛮与粗暴之中,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教育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不断地摒弃愚昧,选择在文明的道路上飞奔。教化之功,可以说是深入骨髓,只要是英明的统治者,都会在教育之路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不是走向奢侈与腐败。李自成为什么上京赶考不合格,就在于没有在文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旦登上了事业的顶峰,自以为不可一世,带来的是天下百姓更大的灾难。

教化之功,贵在明辨是非,而不是在混沌中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我常常躺在床上,面对窗外漆黑一片,老是问着自己,如何才能得到文明之光,心底有了念想,就不再徘徊,而是赶紧一跃而起,哪怕多读几本书,多写一点文字,都会觉得人生没有白过。上天带来的时光不是没有尽头的,如果不善于抓住,就会瞬间化为虚无。不用多说,每个人从早到晚,不妨问问自己,到底干了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伟大的智者,常常会在反省的天空寻找到未来的位置,而不是等待别人改变什么。为什么许多先知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殊不知,一切都寄托于未来,而不是学会改变现在,可以肯定自己也不会有多大作为。真的伟大之人,不断接受教育,从教育中获取能量,进而改变自己,用不懈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生之痛苦,就在于不断地在失败中徘徊,不思进取,只有真正想着突破重围,就得不断教育自我,用不懈的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许多人就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叙述着过去的种种不幸,似乎生活永远欠着自己的一般。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只有真正乐观向上,勇于学习的人,才能在未来走向更大的光明。教育之伟大,就在于不断给世界带来光明,就像在黑暗之中点燃火把,哪怕再怎么恐惧,都像得到了保证似的,一往无前,走出的是充实与幸福。

我喜欢一个人躲在书房里思考,到底从什么地方获取能量,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我教育得来的,哪怕事情再多,都会选择自我反思。人活着,本来风险与成功并存,如果不能从自我教育中汲取能量,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软弱无力,就像悬在空中的枯藤一样,荡悠悠,想来都非常可怕。

教育之能量,像太阳一样,给大地万物带来希望。如果教育不能迸发能量,人的未来就没有希望,一方面,我们要自我教育,不断汲取幸福与快乐,另一方面,又要在教化上下功夫,让更多的人得到能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一旦教育在文明、和谐的道路上前行,又怎么可能在野蛮生活中失去一切,迷失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