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班级管理,从“心”开始

发表时间:2018-10-25 阅读次数:249

班主任工作无小事,事事关心方能做得精细实在,不能浮于表面,一定要沉下去,经常留意班级里异常动态,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除此以外笔者还在其他一些细节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以飨大家。

[转载]班级管理,从“心”开始

一、关心学生,从熟记学生姓名开始

(一)为什么要熟记学生的姓名

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对于一个人而言,姓名将伴随其终生,显得极其重要。姓是一个人祖宗留下来的标识,“姓”是一个集合名词,是家族的标识,或表示与某个大家族的某一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部分,不能混淆。名是家庭教育的起步,它是人文阶层表现,灌注着长辈对下一代的人生信念,规范、作用和影响着人的一生。名字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隐寓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如“凤杰”、“金凤”等。所以说,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从熟记学生姓名开始。通过熟记姓名,逐一分析学生具体情况,了解其性格、学习态度与生活习惯,了解其家庭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提问才能有针对性,避免随意性或盲目性。亲其师更能信其道,学生会以自己被老师记住而感到荣幸与自豪。如果把学生姓名张冠李戴了,给学生的第一感觉就是:“不被重视与尊重”,甚至是一种羞辱,容易引起误会。

(二)如何才能记住学生姓名呢

林语堂先生在国外上英语课,他几节课下来便能对学生直呼其名,在课堂上随时指认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在学期末从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就敢于相面打分。现在学生分班级比较频繁,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教师很难全记住学生姓名,甚至一学期教完之后,连一半学生都认不得,凭借什么在备课时做好备学情工作、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现在普通高中很少实行“小班制”,每个班级生数比较多,而且分班频率比较高,这给老师认清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学期教下来,大部分是熟悉而叫不出名字的面孔,详细了解的是寥寥无己那些人:调皮大王,成绩特别好的同学等。如何能比较迅速、而又持久地记住学生姓名呢?笔者通过十几年实践,小结如下:一是按姓氏笔画记,同姓的、同名的;二是按性格分类,外向型和内向型;三是特殊的姓名如蒯、卞等;四是根据长相特征记忆。

二、课后常找学生谈心,加强一对一教育,多交流沟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一对一沟通”。学生常在课堂上乱讲话讲的声音很大,又与课堂内容无关。严重影响他人学习,怎么才能让他迅速地停下来?断然叫他停止,他正眉飞色舞,甚至充耳不闻,学生难免会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教师怎么办?是停下课来处理,还是课后处理?最明智的做法是:先及时制止,课后带到办公室谈心,让学生自己说出那样做有什么不妥,分析其中原因,再帮助学生转变其态度。处理学生是为了帮助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而不是“找学生的茬子”。心平气和、耐心说服,而不能大动肝火,怒不可遏。切忌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批评指责某同学。课后谈心,多给以鼓励与表扬,即使学生犯错也要采取“三明治式”批评(即,表扬+批评+激励)不能挖苦讽刺打击,要多给学生以信心。多给学生“改邪归正”的机会,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不能因为犯小错就“痛打落水狗”,要给学生以足够的人文关怀,换位思考,教师年轻时,做的是什么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班级管理才会出现一个和谐、高效的模式。不要在众人面前数落学生,批评注意方式,千万别伤孩子自尊。即使学生没有犯错,也要适当安排时间如大课间找学生到办公室谈心,特别是发现学生情绪不稳定波动较大的做好思想疏通。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家庭的特殊情况(如父母离异、身体健康),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疏导克服自卑心理,勇于迎接各种挑战。课后谈心,学生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良师益友,增加亲和力和信任度。

三、细心留意,班务记录常态化,积分管理科学化

在班务管理中应大胆放手,充分发挥班委会的重要作用,每天都有专人对班级情况进行记录,为学期结束总结积累素材,考评学生,以分数来衡量,迟到、早退、缺席、打架、考试舞弊等及其他违反纪律行为,各扣多少分/次,定好标准,由班委会严格执行,互相监督,不得徇私舞弊。有利于公平公正评选出三好生、优秀学干、优秀团员等。鞭策激励暂时落后者,鼓励优胜者,戒骄戒躁。

四、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在班内,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会想尽办法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班内掀起一种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竞争活动,争取使所有学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比如,我在班内设立了“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每周都要在班会上评选这些“星”,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班务管理中要明察秋毫、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学生小优点,多加表扬与鼓励。管理精细到位,确保卫生无死角。空当时间多进班级督促检查。班务记录常态化,积分管理科学化。勤于进班级,用心开展工作,一定能把班级管理的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