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青岛市教育局举办的教育名家家庭教育讲座中做了题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报告。
一位深深爱着学生同时也深受学生爱戴的中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从教36年,获得荣誉有限,出版文字无数。我最得意的是,从我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合格公民。我的教育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我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自述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四川省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2007年“十大感动四川年度人物”,曾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2016年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演讲,2018年在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演讲。
1 做孩子人格的榜样
做人第一,善良最美!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有一颗善良的心。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不要让孩子生活在你争我斗的环境中,要以善良之心赢得愉快的心情;不要让孩子视同学为对手,要把同学当作伙伴,成长的伙伴,要有好人缘;诚实比一百分更可贵,不能以童心的丧失为代价换取所谓学习的“成功”。
帮助孩子养成坚韧的品格。真正的磨难教育是让孩子在平常持之以恒地做自己最不愿做的事。每年军训都有家长送到学校,但李镇西要求他的学生绝不能让家长送,无论多远,自己背上行李背包挤公共汽车到学校!
2 做孩子知心的朋友
尊重子女的心灵世界,就应允许子女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这是他们正在成熟的表现。在那些不许他人侵犯的“精神空间”里,孩子们一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只不过是出自人的精神本能想独享一份“心灵自由”罢了。家长们应该为孩子的长大高兴才是,而不应该以粗暴方式去践踏孩子的“神圣领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心灵世界越尊重,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而非故作姿态孩子也许会把你当作朋友并向你敞开心扉。
尊重子女的心灵世界,还应宽容孩子的“逆反心理”。 一味迁就孩子的“逆反心理”当然无助于他们的真正成熟,家长和老师的确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但引导的前提是宽容其存在,并承认其中的积极因素。李镇西认为,“逆反心理”所蕴含的最大积极因素是不盲从并且愿意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这恰恰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萌芽。如果只是靠斥责来强迫孩子就范,那么,李镇西们在扑灭孩子精神火花的同时,很可能为其下一步的人格发展埋下悲剧的种子。李镇西说,家长遇到孩子“逆反”怎么办?一是避免冲突,不要和孩子争吵; 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第三,等孩子冷静以后再和他沟通。
尊重子女的心灵世界,还要正确看待孩子对异性的感情。 至少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在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上,他们的观念要比一些家长纯洁得多。与异性同学相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友情而不是“谈情说爱”。孩子们有时把握不好交往方式与分寸,这需要家长给予指导;但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早恋”。当然,确有少数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具有一定都程度的“爱情”倾向,对此,家长也不能以“下流”之类的语言去责骂孩子,而仍然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正确引导。家长在善待纯洁而朦胧情感,不要轻易判断孩子是“早恋”,要尊重孩子的心灵,走在孩子情感发展的前面,把爱情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以高远的志向激励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
3 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
家长,你最近读书了吗?你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书?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你就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孩子读书。北大教授陈平原说过,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李镇西建议家长读四类书,即有关家庭教育的书,读和家长职业相关的书,读文史方面的书,读孩子喜欢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