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节粮爱粮(六三中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本周的班队会在大队长盖若扬同学的主持下,引导大家认真学习习主席的讲话精神,在校在家都要践行“节粮爱粮”这一美德。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接着,盖若扬同学启发引导同学们分析、反思“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纷纷讲述自己的感受。
最后,盖若扬同学发出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亦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节约更是一种涵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学校食堂中,你是否有过将饭菜吃几口就倒掉?看着这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你们一定都读过古诗《锄禾》和《悯农》吧,也一定知道粮食得来不易。北宋时的司马光虽然高居宰相,但是仍然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暖和,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要以节约为荣。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处处以身作则讲节俭。毛主席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讲节俭。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的确,节约一粒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我们是否也想到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父母也许正在为全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
珍惜粮食就是在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谁都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浪费粮食就是在践踏他们辛勤劳作的汗水。我们提倡吃多少买多少。
节约粮食其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小中见大。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文明就餐,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社会公德,树立德小学子的良好形象,做文明的小学生!
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这句话。
2 光盘行动,我能行
节约粮食不仅是自身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道德的制约。“光盘行动”的践行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于保障民生,解决温饱,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现如今,世界各国粮食紧张,节约粮食即是解决了大众人的温饱,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希望同学们都能从自身做起,发挥勤俭之风,让“节粮爱粮”这一中华美德渊源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