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方案设计报告
青岛第五十一中学《研究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题组
报告人:杨本岗
【摘要】 研究家长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假设研究家长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家长学校的效能,推动家长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从初一到初三三个级部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家长作为被试。试图得出研究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有针对性的提高家长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家长学校 素质教育 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分析
(一)选题背景
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却不尽相同,社会对于素质教育有着诸多误解,很多人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大大妨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都报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对子女的教育期待非常高,对子女的教育非常关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家长对于什么是当今或将来适应社会需要的“龙”和“凤”?怎样使自己的子女成长为“龙”和“凤”?却持有各自不同的认识,这其中就有很多传统的观点和看法,如很多家长认为只有自己的孩子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成长规划图一步步走下去就大功告成,认为自己的孩子终于成才了,如果自己的孩子没能考入一所理想的高中或大学就认为他(她)不是“学习的料”,满心的沮丧。因此,家长们总是双眼紧盯着考试的分数,使得“分”不仅成为学生的命根,也同样成为家长衡量自己孩子的唯一一把“尺子”,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很多家长心目中根深蒂固,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家长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二)主要概念界定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柳斌)
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柳斌)
关于家长教育:家长教育也称亲职教育,指的是为使家长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技能,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 连“家长教育”这一概念还未被广泛使用。
实施家长教育,是社会进步、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本世纪三十年代初,苏联最高领导层就认识到授予家长教育知识的重要性,在《关于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的决定》中提出:“建议教育人民委员部拟定各项有系统地进行教育宣传的措施,立刻着 手编着和出版给家长看的通俗书籍。”接着,大批指导家庭教育的书 籍相继出版,各类家长学校应运而生。近年来,美国的教育机构、卫生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也积极致力于父母教育工作,通过开办学习班、研讨会和讲座等形式,推广科学育儿的理论和方法。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家长教育,国务院制定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种具体措施。
家长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家长素质,以促进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和下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选题的意义
家长学校作为联系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教育向社会的延伸,是家长接受再教育的第二课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在举办家长学校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可以系统而科学地传送给家长有关素质教育的科学认识,进而使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家长的心中,并通过家长再向社会更大范围的宣传,逐渐使整个社会对于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那么家长学校到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它更大的积极的作用?家长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我们将就以上问题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使家长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正确而比较全面的认识,促进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家长学校每学期对家长进行集中培训三次,每次一个主题,围绕人才观、教育观等进行授课,培养家长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可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等进行授课。
2、课题开始阶段,对家长进行素质教育理解情况的调查,包括:家长问卷、学生问卷两部分,调查内容涉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家长是否需要接受素质教育方面的教育,接受哪些方面的教育,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使子女成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否成才,家长对孩子的预期目标等等。
三、研究的方法及研究计划
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对试验前和实验后的学生家长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方面的调查。
行动研究法:初一、初二、初三各级部进行研究,研究接受素质教育培训一年、两年和三年的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不同程度的认识。课题组成员由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科研分管教导主任、心理教研员、教研员共同组成。
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及时反馈家长的表现。
学校的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和心理课教师共同协商邀请有关专家、教授,根据不同内容进行授课,完成培训任务。
三年的家长学校培训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班的学生家长和对照班的学生家长进行相关测查和评定,采用书面问卷测查、学生、教师评定等多方面考查家长在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教育子女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及相关行为方面的情况。
研究计划:
2005年9月,撰写开题报告。
2005年9月,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
2005年9月--10月,制定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家长问卷、教师问卷、学生问卷。
2005年10月—2005年12月,调查阶段:调查问卷分析,形成《青岛五十一中家长眼中的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家长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并进行对不同年级学生家长教学内容、方法的具体探讨。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家长培训
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家长培训,撰写《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利于弊》调查报告
2008年12月结题,并最后对教材进行修改,形成《家长素质教育知识读本》。
成果形式:
1、《青岛五十一中学生家长眼中的素质教育》调查报告(每年一次,许丽娟、冷延美、张守娟)。
1、《家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角色》研究报告(林伟、杨本岗)
2、《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利于弊》调查报告(林伟、杨本岗)
3、《素质教育知识读本(家长版)》(林伟、杨本岗)
四、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家长流动变化等情况,我们要注意把这种情况对研究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2、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会有来自少数家长、学生的不积极配合,这就要求课题组成员有心理准备。首先内部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其次要做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宣传本课题的意义,减少课题研究中的阻力。
3、在家长培训内容的组织方面,要注意与初中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内容的安排上、授课形式上注意科学。
五、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 |
职务
(职称) |
分 工 |
刘松山 |
校长、党支部书记 |
课题负责人
教材编写及实验指导;调查问卷编写;调查报告撰写;研究报告撰写 |
林伟 |
校长助理 |
教材编写及实验指导;调查问卷编写;调查报告撰写;研究报告撰写 |
杨本岗 |
教导主任 |
教材编写及实验指导;调查问卷编写;调查报告撰写;研究报告撰写 |
毕德洲
|
教导员 |
教材编写;调查问卷编写;配合实验;个案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撰写 |
曹月梅 |
教导员 |
教材编写;调查问卷编写;进行实验;个案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撰写 |
许丽娟 |
级部长 |
教材编写;调查问卷编写;进行实验;个案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撰写 |
冷延美 |
级部长 |
实验校课题负责人;实验组织和协调 |
张守娟 |
级部长 |
教材编写;调查问卷编写;配合实验;个案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撰写 |
赵婕 |
中二 |
教材编写;调查问卷编写;进行实验;个案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撰写 |
六、前期工作参阅的主要文献
1.王连生:《亲职教育》
2.鲁迅:《随感录二十五》
3.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中国家庭教育》
4.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课题组:《家长教育观念与导向调查的初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