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听课反思

作者:刘竹青发表时间:2011-12-06 阅读次数:1044
                    听课反思
  在两天的外出听课活动中,共听了四节课,这四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让我受益匪浅。
  这几位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课堂环节紧凑,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周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课堂用语, 亲切自然,口语英语教学贯穿始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提出问题、讲解疑难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听力、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从各个方面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的英语水平。她充分利用小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很好。杜老师的课体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她的课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设置了适当的情境操练重点知识,突破难点;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不照本宣科,而是设置了适当的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的练习并且突破重难点,体现了英语“用中学,学中用”的理念;在课堂中她注重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多,打击少;对学生有耐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文朱老师是市南区的名师,她的微笑教学,感染和吸引着每一位学生积极思维;她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由此散发出的深厚、宽泛的感悟令我叹服。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内容后并没有就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含义。她所设制的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使学生的人生观得到了升华,也使本节课达到了高潮;朱老师也注重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在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学习中抓住文章中的主要角色和主题有关的关键词较简练而又完整的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利用抓关键词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感悟出了文章的深刻含义。如果事先教师没有教给孩子们这些方法,那在教学中锻炼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的“高效课堂”岂不成了一句苍白的口号。
   通过听课,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深入、透彻的解读教材是有效课堂的基点 。
要吃透教材,开发教材,使用教材游刃有余,教材为我所用:知道哪些是必不可少,必须讲的的;哪些是可以通过习题引导学生思考的;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己看懂的;那些是通过课外学生相互讨论或者找老师辅导答疑解决的;哪些是学生将来应用中才需要去把握的的知识细节等等。只有对教材有了透彻的理解和把握,我们才能很好的驾驭教材,在教学中抓住可以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进行有益的挖掘,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进行拓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需求为目标,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讨论交流的平台。这几位执教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自然流畅,引导得当。假如执教老师没有一定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哪来得充满魅力,充满激情的的课堂?哪来的学生带着愉悦的体会再去表现和创造?教师是决定课堂质量高低的主导因素,而课堂的教学技巧的根本在于教师的人格力量,知识涵养,文化底蕴,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不断的学习与提升是我们教师时时的追求!
 
 
上一条:听课反思下一条:解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