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作者:魏燕燕发表时间:2011-12-06 阅读次数:1098

教学目标

1.采用实验、观察、对比、分析、设计、创新等多种方法探究电阻及滑动变阻器,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并会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2.通过了解光敏电阻、压敏电阻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

3.领悟探究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电炉丝、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滑动变阻器等。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激趣启疑,开启探究之门。5分钟)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简单的电路中用电炉丝代替铜导线,灯还会亮吗?(将事先准备好的电炉丝连入电路,灯丝不发光)怎样能让灯变亮?

请同学们亲自实验,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

1.发现:起初灯变暗;但电炉丝的长度越短,灯越亮。

2.问题:电炉丝是否导电?它与铜丝为什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的长度改变引起哪些相应的变化?

(“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此环节教学设计的思想及预期目标:

实践得出不同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初步了解电阻的含义认识同种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也可以改变理解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第二环节、营造氛围,自主学习。10分钟)

1.动画演示导体内部电流形成的微观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电阻意义。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和连贯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认识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收集有效信息并加以应用。

学生自主完成“电阻”的知识建构过程:

动态理解电阻的意义给电阻下定义了解与电阻有关的信息

3.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在完成“电阻”的知识建构过程中打开创新之门:如何制作可变电阻器件?如何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1)了解并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在解决电炉丝的问题时,对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有了初步的实践认识。在思维形成上与上个环节有了很好的照应。)

在了解和使用现成的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找到改变电阻的方法之一,争取从中得到启示,找到制作可变电阻器件的方法。

(此小环节的关键是锻炼和考察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是否具有“控制变量”的科学意识。)

学生在理解了“长度越长,电阻越大”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探讨的过程中是否坚持了“控制变量”原则。能否找到需要控制的主要变量?实际上也为进一步的探究做了铺垫。

2)学生自制电阻比较装置:

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

(通过动脑设计变阻器件和动手操作实践,变单一的技能培养为创新意识的建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一实验的发现。例如:同一电阻丝,只改变长度就可以改变电阻。

设计方案:根据对电阻的理解和以上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师生互动探讨,共同作出此次创新活动的方案。(此方案在不同的课堂中会有不完全相同的设计,教师灵活机动,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组织和带动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但实验过程应完全放手由学生完成。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第三环节:创造条件,深入探究15分钟)

将电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需要很长的导线,怎样尽可能减少输电线的电阻?

 

(引导学生考虑影响电阻大小的其他因素,打开新的探究之门)

1.猜想及根据

(生)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猜想

(师)明确本节课研究的范围,对其他非本节课研究的因素给予适当的引导。

2.实验方案

学生明确方法、设计实验、选择器材。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a、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康铜丝、铁丝的导电情况。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

查阅电阻率表,交流从表中获得的信息。

b、探究长短相同,粗细不同铁丝的导电情况。

发现小结:材料、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横截面积大的电阻小。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①让学生明确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控制变量的方法。②提高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10分钟)

实践与创新:

1、小刚在市场上花2元钱买了一个热得快。使用时他发现加热棒比较短连接热得快导线非常热请帮小刚分析一下使用该热得快有哪些弊端?

 

2、小强想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暗,实验室中两种变阻器的铭牌都脱落了。他发现一个金属丝又粗又短,另一个金属丝较细较长,为了能在较大范围内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应选哪一个?

3.设计电褥子、调光台灯的电路。

多维度建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小结:

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设计可变电阻的装置,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

课堂留味:

1.补充介绍影响电阻大小的外部因素(光敏电阻、压敏电阻)以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继续探究。(课件展示事先查到的资料)

2.课后观察变阻器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