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宽容-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教育,教学实施的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部分成分,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它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直接交往而建立,对教育效果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情感则是这种关系的调节器。教育本身作具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 教育对象(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性均要求我们:为形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教师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达到感情的融洽,促进教育成效。班主任应把全面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素质放在首位,“爱学生”则是这一切工作的根源,而“爱学生”则先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不能因片面追求学分,而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他们所要学会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班主任是集体的一份子,并且应该努力成为众心的归依。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自己作为他们心目中的集体形象的代言人,是最初的成功的关键。 老师这一形象向来以和蔼、平易而深得人心,教师的宽容,是书山学海上温暖的阳光, 师生相处,是一种缘分,自有其情分在。要做学生的朋友,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处理班级或学生间的事务时不能义气用事,更不能带有任何偏见,使处理的问题失之偏颇。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做全体学生的朋友的最起码的前提,班主任自身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航标灯,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新颖而全面。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外,班主任可针对学生成长中所出现的不良倾向,精心设计班会主题,及时进行个别谈话,让他们在活动、教育中逐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支持和组织他们利用课余开展有益的体育运动,帮助更多的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应重视营造温暖的教育教学氛围,培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教师的行动、言谈之中感受教师对班集体、对他们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教师应在无私奉献真诚爱心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为全体学生考虑,才能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和谐共振。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的爱心教育方式,有时甚至能带来有益的爱心传递,使那些原本不太懂得关心别人的学生也学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献出爱心。这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无疑是作用显著的。它所形成的良性循环的特殊效果,是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所
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