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听力过程是人们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快慢。但是很多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语法,缺乏听力训练,由于缺乏训练强度,因而在听力上有很多困难,根本不能辨认一些易混淆的词素。部分初中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句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考,于是就跟不上速度了。还有一部分初中生在听的过程不自觉地把听力材料翻译成中文,殊不知这样的翻译过程影响了下文信息的输入。另外,教师没有创造听力教学情景化,缺乏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应用,忽视了课后英语听力练,导致学生对平常接触的听力材料时,就会无所适从。
1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是用来传播和交流思想的,其重要用途就是交际。听说在人们的交流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有语言学家曾经对使用英语人群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交际活动做过调查,发现“听”占语言交际活动总和的45%,“说”占30%,听说活动占语言总量的75%(李磊、王优,1998)。听力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处于首要地位,它是交际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听力能力的强弱与学习英语效率成正比,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说话、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总之,听力能力是初中生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之一,它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途径
通过分析英语听力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英语听力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语音教学,给学生创设听的氛围。
2.1 重视课堂语音教学
语音是构成听力知识性障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学生在接触英语过程中,教师必须教他们标准的标准、地道的发音。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句子重音、节奏、语调、意群划分等语音知识,引导学生辨认语流中的省音、连续、强弱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的训练外,还要特别注重训练学生辨别单词中的长短音、辅音辅音连缀、相似音的能力。如对比辨别/i/和/i:/、/r/和/l/、/f/和/v/.在《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中,同学们学习grass、leaf、meat等新单词时,教师就通过对比方式,要求学生注意区分:
grass/gra:s/(草)和glass/gla:s/(眼镜),leaf/li:f/(树叶)和leave/li:v/(离开),meat/mi:t/(肉)和meet/mi:t/(遇见)。
在英语里有不少读音相近,但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汇。如果学生不注意区分近音词,那么在听录音时,就很容易误解句子的意思。如在听课文时:Koala likes to eat grass(树袋熊喜欢吃草)因辩音不好,有的学生会误听成Koala likes to eat glass(树袋熊很喜欢吃眼镜)。学生会觉得很奇怪,树袋熊怎么能吃眼镜呢?又如:有人对你说:He is my doctor( 他是我的医生),而你听成:He is my daughter(他是我的女儿),因而不明白句子的意思。在教到《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时,教师教到post(邮件),take(乘、坐),down(向下)等新单词时,有些初中生容易混肴清浊爆破音/p/、/b/、/k/、/g/、/t/、/d/,他们常把/p ust/发成/p ust/;/teik/发成/deig/;/daun/发成/taun/ 。在训练中要对症下药,教师及时、准确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特别要学生注意爆破音的听音、辩音训练,首先要给学生讲解各个音素的发音要领,再让他们听录音及教师的示范发音,然后叫学生模仿发音。同学们都很好地掌握了这些发音要领。
在听力过程中,学生也经常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短语或句子相邻的词,如果前一个词末尾是辅音,后一个词是元音时,则词组连读。连读现象是语言交际中,特别是随着语速的加快而产生的。在学习《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5中的Section B部分时,听录音会遇到连读句子:Look at this group of people playing beach volleyball.连读的音连读紧凑,学生感到不知所云。这时教师就及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连读,再归纳一下常见的连读情况,常见的连读情况有:
1)辅音+元音
前一个词词尾是辅音,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这时两个词要连读。例如:
an old idea What are they
Look at it get up
Take a look at it
2)r/re+元音
前一个词词尾是r/re,后一个词首是元音,这时两个词可连读
A year ago for instance
像这样归纳出来后,学生心中就有了一个连读的概念,明白了英语句子在听说中什么时候应该连读。当学生再次听到连读句子时,就不再那么茫然了。
2.2 创设听的氛围
训练初中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用英语组织教学。组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诸如提出问题,师生、学生之间共同讨论问题,都可充分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英语环境。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爱说好动,胆子大,善模仿,记忆强,喜欢将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随地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这样便于边讲边练,边学边用,使已学的语言经常不断地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情景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们创设和模拟的情景,二是真是情景。课堂行为情景用语就是用来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情景组织交际活动的语言。教师在创设、情景的选择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创设和模拟情景,通过创设听说结合的活动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PEP2006第四版)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 actor为例,这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听懂与职业相关的句型表达:“What do you do ?” 、“What do you want to be ?”、 “I am…”、“I want to be…”…与单词reporter、student 、doctor 、actor… 首先让学生熟悉听的材料,教师可展示与新单词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听后完成表格:
Who |
Job |
Want to be |
1.Anna's mother |
|
|
2.Tony' s father |
|
|
3.Susan's brother |
|
|
接着让学生听短文复述对话:
A:What does she do ?
B: She 's a doctor.
……
最后教师创设交际情景,巩固学生听的成果。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组成员中Sa作记录,把每组成员将来会从事的职业记下,Sb猜测,问
Sb: What do you want to be?
Sc: Can you guess ?
Sb: Do you want to be a doctor?
Sc: Yes, I do/ No,I don't.
之后假设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同学们回校参加聚会。这时,记录者提问::
Sa: What do you do now?
Sc: I am a teacher/doctor/farmmer.…
看看有多少学生的理想和愿望得以实现,反之,有哪些学生是未能实现梦想的。教师这时候应该恭贺实现理想的学生和安慰事与违愿的学生,鼓励他们。这样的听说情景易操作、生活化,对话也相对容易。真实会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兴趣倍增,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并运用语言。他们自然而然地从情景对话中听懂句子的意思,也明白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意思,实现了听力教学过程的理解运用目标。
3.初中英语听力课外训练策略
在加强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强化课后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习惯,进行技巧训练,提高听力技能。
3.1强化听力技巧
为了改掉听力学习的不良习惯,教师要给学生多种指导,培养他们的听力解题技巧。为加强课后听力技巧训练,教师利用每天30分钟左右强化学生的听力。听力材料可选初中英语听力第一教材或初中英语听力阶梯训练,这些材料内容多样化,难度适合于初中生。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听力训练。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变换训练方法,使学生常保持新鲜感。与此同时,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预测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预测内容,抓住听力重点。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1有这么一段对话:
A: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John?
B:He is from Japan.
A:Oh, really?Where does he live?
B:Tokyo.
听力问题是:Where is John's pen pal from? --- He is from____.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是否听懂了be from 和 live。如果听清了问题的重点,学生可直接知道答案:Tokyo。
学生要充分利用试卷发下后与播放听力材料之间的空隙,以及播放每段录音前的空隙,快速浏览问题和选项,并对所要解答的问题做一定的预测,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职业、身份关系或标题、主旨等,这样去听录音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去捕捉与答题有关的信息。一般来说,英语听力要求找出主要事实或特定细节的问题,可在听力短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同学们必须首先认真审题,问清所问内容,然后在听力材料找到有关部分,快速找到涉及答题内容的关键词语,在重点细听该词语所在句子及上下文,在理解这部分听力内容基础上确定听力答案。在听力过程中,同学们要特别注意涉及who、what、when、why和where等有关的内容,以便在听力过程中直接迅速找出答案。如果提问的内容是由数字表示的事实或细节、时间、地点、价格次数等,有时在听力中出现含糊不清的数字,同学们就要特别注意了。这种听力就一段材料中容易含混的内容提出几个单词,把似是而非的句子和正确的句子交错排列,以主要用来检查是否听懂了时间、地点、价格次数及关键词等。
3.2 训练材料多样化
要提高初中生的听力水平,只靠课堂上的单一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多听多练。因为学生在课后能听到更多具有趣味性、真实性、实用性的日常用语,可袮补由于缺乏英语环境而造成的接触英语机会不足。如:CCTV 10频道“希望英语”节目,这非常适合初中生,不仅可听对话、短文,还可以听故事、英语歌曲……内容生活化,多样化。节目安排科学有条理,既能训练初中生英语听力,还可以欣赏优美的音乐。实践表明,每一小时的听音时间为最佳效时(即听懂和记的有效时间)。无论听什么只要听不懈,持之以恒,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多做课后练习,还应该注意教学生选取不同国家英语听力材料,使学生适应并听懂风格不同的英语。也可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且符合他们层次和兴趣的听力训练,使学生听有所得,学有所获。
总之,初中英语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它是英语学习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影响英语听力理解因素虽然多,但只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勤于思考,勤于摸索,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听力教学和课后听力训练,培养初中生的听力技巧,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扫除听力障碍,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就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