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简论合唱在校园文化的作用

作者:朱东琦发表时间:2011-12-07 阅读次数:1157

合唱,是一种声乐演唱形式,指的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照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人人参与性,它对于合唱团体中的人有着不同方面的锻炼。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审美教育,其教育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反映出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素质和精神面貌,而校内合唱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唱团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每名队员的个人能力以及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在校园中建立一个合唱团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在一个学校中建立合唱团的不仅仅能活跃学校内部的气氛,同时也能锻炼在校学生的能力。在校园中建立利大于弊。此文的目的是呼吁学校建立合唱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合唱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当今社会举国上下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审美教育,其教育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反映出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素质和精神面貌,而校内合唱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唱团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每名队员的个人能力以及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显得相当重要。在校园中建立合唱团,发挥合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一)合唱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集体活动
   
合唱同声部来演唱,表达同一种情感,合唱队每一位成员都必须从内心到外表达到高度的谐和统一,得到了集体的情感体验。由于在整个合唱过程中要求每个人在音准、节奏、呼吸和发声等方面不得出错,这使得每一个合唱队员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加强。在目前大、中、小学中,合唱是最能体现学生参与性的集体活动形式,它使得大多数学生增加了在一起交流、实现共同创造和体验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心理学新论》中指出:目前整个社会的集体意识淡漠和惰化,已经日趋严重。研究表明以下几种情境下,较少出现社会惰化现象: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体精神;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当个人知道自己在群体中的努力可以被鉴别出来的时候;当感到任务艰巨而个人有责任多作贡献时等。很显然,合唱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必须共同参与并且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目的的集体活动形式。
   
(二)合唱艺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1.
合唱作为一种较高级的人声集体演唱形式,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方式。一曲成功的合唱,必须*队员的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无论在感情、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和谐以及声部的平衡等方面,都必须从集体出发,通过个人与声部,声部与整体之间的配合来达到要求,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合唱队员的集体协作精神。合唱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具有同一和共同感情的团体,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2.
学生的集体意识是衡量学校整体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强弱程度反映了同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集体意识越强同学之间的关系就越融洽,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学生的个体目标也就越容易实现。这就像拔河比赛一样,每名队员上场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胜利。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组织,学生们就是组织的细胞,只有不断得给细胞补充和提供营养,细胞才有活力,所有的细胞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动力,由此使得学校具有强大的动力和战斗力。美国校园中学生有着很强的集体意识,这和美国的音乐教育也是分不开的。美国音乐教育注重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国人的集体意识。所以说通过合唱的集体活动形式,能使人们了解到合作中的个体服从集体的重要性,同时也体验到同一种情感共鸣,有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
   
二、合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合唱是群众艺术,具有人人可参与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使许多喜欢音乐喜欢唱歌的学生不受本身是否具有音乐基础的限制而参与其中。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作教学理论的基本立足点是: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可见合唱具有独特的包容性.在合唱团中,只要参与者声音不太特殊,音准、节奏不是太差,几乎人人可以参加。在校园中创建合唱团,能让学生在音乐中减压,在其中学到许多东西,老前辈们的执著、奉献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精神都会影响到在队的学生。这对学校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在合唱团中,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快乐中成长。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也得到培养。
   
(一)合唱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合唱兼容提高音乐修养的两条途径——欣赏与实践。在合唱过程中,参与的同学既是一位表演者又是一名欣赏者,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与体验,对音乐的旋律美、造型美和情感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欣赏。在这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熏陶下学生健康的成长。这正是合唱比其它音乐形式更有利于音乐教育的优势所在。合唱与欣赏结合的特点是参与者在艺术实践中欣赏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从而提高修养,提高文化素质。
合唱是一门既有悠久历史,又有丰富内涵的高雅艺术。马克思说:人的审美力是以往历史的全部积累。通过演唱欣赏校园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情感,深深地融入自己的感情,唱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大量带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合唱作品内容就能结合唱出学生集体主义的感受,学生也能得到集体主义的情感体验,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同时学生在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成为终身热爱音乐艺术的人。
   
(二)合唱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合唱是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完成的。指挥者是合唱的灵魂,音乐的风格、情绪、演唱要求等,都要通过指挥的各种动作来体现。
在合唱中,主旋律可能从一个声部突然转到另一个声部,为了使自己的声音融合在整个合唱之中,队员必需认真聆听伴奏、领唱同伴的声音,特别是要对指挥的动作有灵敏的反应,在感情、音量音色和力度上随时随地根据作品的需要而产生不同的变化,由于合唱拥有这一心多用的特点,因而长时间的合唱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制力
当个人参加合唱集体时,他必须收敛自己的个性,与人交流磨合,适应指挥的要求,在音色、音量、行腔及情感表达上达到共性的统一。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在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同时,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群体独立包打天下
   
参与合唱训练的人,能培养出与人合作的意识。合唱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独立意识。合唱中的合作与独立是辨证统一的,合唱要求参与者既有表现作品的整体意识,又有独立的声部观念,合唱者在唱好自己的声部的同时,又要接纳不同的声部并且不受干扰。这好比个人在集体中既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包容谦让,又要互相监督、立场坚定。这对学生的自制力有很大的锻炼。参与合唱的艰苦训练,在集体中融合自己,追求艺术的完美,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就是主动向困难挑战的意志得以磨练的过程。合唱是集体的艺术,而非个人的荣耀,合唱能培养不求闻达、只讲奉献的精神,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涵养,又是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所以说合唱能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总之,在学校内建立合唱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力、自制力、审美力、反应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还将教会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使他们具有一种宽容与慈爱的情怀,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对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性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呼吁学校建立合唱团的作用!
   
三、合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人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上进性光辉的一面,也有消极懒惰的一面。问题在于如何引导、点亮人性的光辉,即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管理者的首要使命。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在校园中建立合唱团,发挥合唱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一)合唱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BR>合唱团重视每一位队员的作用,它能培养队员之间的协调性,规范每个队员的歌唱行为。合唱由于声部间既分工又合作,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自己要逐步掌握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发音、咬字、停顿、换气部位都要做到与别的同学协调一致。所以学生在合唱队自我训练的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合唱中,队员能真正认识到自己他人,通过个人声部与整体的关系认识了自我、他人和集体的关系,正是通过集体的合作才真正发挥自我的作用。当各声部同时合唱时,合唱队磅礴的气势,使得学生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二)合唱有利于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BR>合唱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合唱作品,多方面多层次的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在合唱团体中同学们很容易加强感情的交流,也融洽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合唱这种活动形式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与合作。无论何种感情都能在合唱中得到具体形象的抒发,它是陶冶和培养积极人生观的最好形式。这些积极的情感使得同学之间能快乐相处、互相宽容、互相学习,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中的合唱团使得没有基础的学生,文艺骨干分子走到了一起,成了他们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许多活泼的作品也使得合唱团中的同学性情变的更加开朗活泼,愿为美好的理想奋斗的想法更加强烈,从而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
   
(三)合唱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BR>合唱作为艺术教育功能的一种方式,它的各种功能都和愉悦结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使得队员的情操得到陶冶。合唱队要求队员对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准确表达,这在无形之中就培养了队员做人的真诚。合唱的美不仅仅来自于它的和声,和声只是一个美的外壳,而更重要的是合唱歌曲的内容。在校内建立的合唱团,合唱选用的歌曲大都是颂歌,歌颂校园文化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赞美生活,歌颂生活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地培养起对校园的热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得他们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四、发挥合唱优势,呼吁校园组建合唱团
    1
.校园中有必要积极鼓动文艺骨干组建学生合唱团,定期排练。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走到一起交流感情,在训练过程中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各个声部均安排负责人,一个声部先进行协调,再和别的组配合起来。在不断磨合中培养起集体意识,从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
.校园中有必要举办学校内部的歌咏活动和合唱比赛,进一步推动合唱活动在校园中的开展。学校将培养一批合唱骨干力量,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形成人人合唱。让他们在团队中受到同学的歌声感染,感受到集体温暖,也感受到合唱的力量。
    3
.校园中有必要组建合唱团,培养骨干力量,吸引更多同学参加合唱活动。建立学校合唱团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活动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举办合唱比赛,参加社会文艺演出,一方面活跃校园内部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合唱、听懂合唱、热爱合唱。激发他们参与合唱的热情和愿望,以及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结语:总之,合唱是培养学生音乐修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理解力、应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自制力。合唱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积极性,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在校园中建立合唱团必定是睿智之举!